面對高齡化挑戰,智慧科技與遠距醫療成為解決人力不足與提升照顧品質的關鍵。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3日主辦「台日中小企業智慧科技市場趨勢研討會」,專家於會中介紹日本政府智慧照護補助政策,以及業者如何透過健康管理應用提升慢性病管理與效率,展現台日合作在智慧照護的合作潛力。
以科技應對人力短缺 推動智能照護設備應用
日本總研經理城岡秀彥指出,日本照護現場正遭遇嚴重的人力短缺,目前約有50萬名照護人員的缺口,預計到2040年需新增57萬人才能應對需求。為此,日本正積極推動智慧科技於照護現場的應用,包含政府提供高達75%的補助金,用於支持介護機構購買並導入智慧照護設備,如智慧監測裝置、語音記錄系統及其他減輕照護人員負擔的技術。
城岡秀彥強調智慧照護涵蓋3大面向,包括提升照護人員效率的技術,如聲控記錄系統與AI輔助計劃設計;改善高齡者生活的工具,如智能監測裝置與認知輔助設備;以及優化環境設計的創新,如防跌地板和標示友善的居住設計等。
城岡秀彥分析,日本介護現場的科技普及現況,由高至低分別為介護記錄(66.2%)、看護(見守り)科技(30%)、入浴支援(11.1%)、業務支援(10.2%)、移位支援(9.7%)、移動支援(1.2%)與排泄支援(0.5%)。其中,介護記錄系統已被半數以上的機構採用,但仍需與看護及業務支援系統更好地整合,移動支援與排泄支援則可能與與現場需求不符,導入率較低。
數位轉型推動遠距醫療新可能
DCT JAPAN總經理武藤真祐則以醫療數位化為主題,剖析日本遠距醫療的發展現況與挑戰。新冠疫情加速遠距診療的普及,日本正推動醫療數位化,包含AI與IoT結合的個人健康管理,透過遠距診療平台整合數據,實現疾病的預測與精準治療。
武藤真祐指出,自2018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遠距診療指導原則後,疫情期間的法規放寬,如初診允許進行遠距診療,大幅提高了遠距診療的適用範圍。以費用為例,目前遠距診療的補助已接近面對面診療的85%至90%。
在技術應用方面,武藤真祐強調去中心化臨床試驗(DCT,Decentralized Clinical Trial)的新模式。DCT模式改變過去患者需親自前往醫院參加試驗的限制,而由醫療人員訪問患者,並結合遠距診療技術做數據收集與管理,可大幅縮短試驗周期,從傳統的31週減少到12週,試驗參與率也從70%提升至96%。
武藤真祐也提到,DCT JAPAN團隊開發了一款針對企業員工的健康管理應用程式,用於協助慢性病患者記錄每日飲食、體重及其他健康數據。營養師和醫師會根據這些數據在線提供健康建議,而當患者需要藥物治療時,可透過平台銜接線上診療服務,直接取得處方。
健康管理應用程式的推出,不僅幫助企業改善員工的健康管理,也提供患者持續參與健康管理與治療的機會。有些患者透過應用程式接受健康指導後,健康狀況大幅改善,而對於效果不明顯的患者,則能快速連接至醫師進一步診療,確保健康問題不被忽視。
武藤真祐並提出「醫療民主化」的概念,認為醫療數位化的核心應該是賦予患者更多的健康管理自主權。他強調,遠距醫療與數位化不應僅僅提升醫療的便利性,更應著眼於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幫助患者參與健康決策。為此,日本正透過AIoT技術開發疾病預測模型和精準治療方案,包含利用智慧設備即時監測患者的健康數據,並針對特定情況提供個人化的醫療建議,藉此管理慢性病。
論壇幾位與會者皆提到,台日雙方在少子高齡化與照護產業上的挑戰相似,彼此合作具有巨大潛力,未來,雙方可共同致力於跨國科技應用及市場開發,為高齡化社會創造更大的福祉。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