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時事】桃園打造醫療生活圈、台南推出民間投資公共建設12案(2025.03.03-2025.03.07)

【一週時事】桃園打造醫療生活圈、台南推出民間投資公共建設12案(2025.03.03-2025.03.07)
2025/03/06
作者/專欄

台南114年引進民間投資公共建設 12案240億元

中央社報導,台南市政府積極引進民間投資公共建設,今年預估推出12案,投資總額約新台幣240億元,為市庫開源節流,也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品質。

延伸閱讀:加速布建長照機構 達成民間、政府與社會三贏的唯一解方

屏東車城新衛生所啟用 具心衛、長照功能 還有牙科門診

自由時報報導,屏東車城鄉南屏東偏鄉,但旅遊人潮如織,為提升偏鄉醫療量能,於2年半前將老舊的衛生所打掉於原址重建,2日正式啟用,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特地回到家鄉,與屏東縣長周春米共同主持啟用典禮,周春米說,未來衛生所除增設屏南地區首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外,還打造本島首個牙科門診的衛生所,為鄉親提供更全面的照護服務。

延伸閱讀:守護社區與民眾健康的好厝邊 衛生所推動高齡友善連續性在地照護

提升離島醫療 新北衛生局率醫院訪馬祖談合作

自由時報報導,為強化離島地區醫療合作,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3日率領團隊、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及雙和醫院代表前往馬祖,拜會連江縣長王忠銘,並與連江衛生局長陳美金進行業務交流。陳潤秋表示,隨著人口高齡化與醫療需求提升,如何讓偏遠地區居民獲得與都市相當的醫療照護,是政府與醫療機構共同努力的目標。雙方期盼透過公私協力與經驗分享,進一步提升當地醫療與公共衛生照護品質,讓離島居民享有更完善的健康服務。

延伸閱讀:長照3.0政策改革 資本市場競爭並進|照顧產業回顧與展望論壇

發揮「銀」響力 南市「銀髮衣缽相傳計畫」開跑

自由時報報導,為鼓勵中高齡長者退休後持續奉獻所長服務社會,發揮「銀」響力,台南市社會局推動「銀髮衣缽相傳計畫」,透過公開招募,邀請55歲以上具備專長的長者加入銀髮人才的行列,並開放各機關單位申請,進行公益性質的教學服務,讓長者的智慧與技藝薪火相傳。

延伸閱讀:50歲後用手路菜、走讀遊程作教材,創造農村裡的跨世代學習模式

體力優勢!新北男性照顧服務員搶手 專班就業率100%

聯合報報導,台灣今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以上是老年人口,長照需才孔亟,案件數增加,需要體力的工作愈來愈多,男性照服員也漸受青睞。新北市照顧服務員職訓班去年男性報名人數已和女性人數黃金交叉,今年男性報名人數26人、女性21人差距更拉大,為此還有男性優先班,去年參訓男性就業率更達100%。

延伸閱讀:【張宏庠專欄】照顧產業留才與育才的關鍵策略

南屯長青學苑開辦樂活健康食堂 推動銀髮膳食健康

經濟日報報導,為推廣低碳飲食與環境永續概念,由朝陽科技大學承辦之臺中市南屯長青學苑,特別在春安里開辦「樂活健康食堂」,以銀髮健康飲食為核心,幫助長輩學習均衡飲食、營養知識及食品安全,並鼓勵關注食材來源,實踐健康與環保的生活方式,受到熱烈迴響。

延伸閱讀:食健康|長者沒食慾?一餐吃多少才夠?銀髮飲食烹調Q&A問答集

桃園打造市立醫療生活圈 吸引醫護進駐

中國時報報導,桃園市人口發展迅速,但是6都唯一沒有市立醫院的縣市,桃園市長張善政日前公布將於八德霄裡公園設置市立醫院,預計2033年開始營運。桃園市衛生局長賈蔚表示,除了建立醫院外,欲將該區規畫成醫療生活圈,包括醫護宿舍、長照中心及婦幼機構等,帶動周邊市場發展,也吸引更多的醫護人力進駐。

延伸閱讀:長照IPO、土地活化與創新經營走向|照顧產業回顧與展望論壇

新北鄰長設75歲門檻 93歲鄰長:年齡歧視感覺像是被辭退

聯合報報導,新北市政府2023年4月1日起修正「新北市各區公所辦理鄰長遴聘解聘實施要點」,新聘鄰長需年滿25歲,且不得超過75歲。學者認為,年紀只是參考指標,應視個別健康狀況,而非一刀切地設下年齡限制。

延伸閱讀:蘇麗瓊呼籲:消弭歧視 方能維護高齡者人權

AI與高齡時代來臨 4大「隱藏版黃金科系」翻轉就業版圖

工商時報報導,在2025年的高等教育版圖中,放射師、大眾傳播、運動科技和復健治療四大科系正悄然崛起,為高中生提供超越傳統的職涯發展新藍圖。高教資訊平台「大學問」最新調查顯示,這些非主流卻炙手可熱的「隱藏版黃金科系」不僅就業前景看俏,更能精準對接快速變遷的產業需求,成為搶先佔據未來職場的關鍵人才儲備。

延伸閱讀:照顧產業新藍海-串聯各界專業師 打造多元照顧生態系

心智障礙者面臨高齡化 第一社福籲關注「雙老家庭」

中國時報報導,據衛福部統計,全台心智障礙者約有37萬人,45歲以上的中高齡心智障礙者共有21.8萬人,佔了整體心智障礙者的59%。心智障礙者與家庭照顧者被迫陷入「雙重老化」的困境,照顧心智障礙者的沉重壓力將被迫由老父母或同齡手足承擔,若再遇到照顧者因健康惡化或是經濟困頓,惡性循環下極有可能因走投無路而發生人倫悲劇。第一社福邀請社會大眾成為第一社福「雙老家庭」的後盾。

延伸閱讀:全台將近一半的智障者得不到服務 智總呼籲普及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