侒可傳媒《創新照顧》雜誌2月舉辦「照顧產業回顧與展望」座談會,邀請學者專家參與,每位專家就2024/2025年以一個字來代表長照,我分別用「亂」和「變」形容。2024總統大選各組參選人皆提出長照政見,選後列入政黨的重大政策推動,加上長照2.0屢見異常、弊端,個人以「亂」形容。
邁入2025年朝野政黨提出長照重大政策,政院推出3大願景、8大目標之10分鐘照顧圈長照3.0;在野黨強勢推動,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就業服務法第46條,80歲以上申請家庭外籍看護工不需巴氏量表,再以民眾高達77.3%支持長照保險制為由,列入今年第一會期之優先法案。這些法案影響爾後長照發展甚鉅,尤其是長照最重要的2大核心問題:人力及財源,所以我以「變」形容。
回顧長照財源政策,國民黨執政時推動長照雙法,2016年長期照顧保險法草案退回行政院,從此胎死腹中。同時修正長期照顧服務法第15條,於2017年授權設立長照特種基金,來源有贈與稅調整、菸稅調漲增加的收入、房地合一稅等4項主要稅收。
長照1.0社福為導向,無法滿足長照需求,年支出約49億元。長照2.0採產業導向,開放大量機構設立,使用對象擴及一般民眾需求者,支出年年增加,2024年達775億元。
長照2.0排除近10萬住宿使用者 支出以輕中度為主
政府規劃明年推動長照3.0,提高涵蓋率至87 %、提升長照人力質與量、照顧不離職、優化住宿服務機構、打造長照醫療社福一體式服務、推動智慧照顧及預防延緩失能等目標,落實總統競選政見,提高住宿機構使用者補助每年最高18萬元。雖然今年收支編列預估虧損120億元,政府仍認為基金充裕,沒有財源問題。
但檢視長照2.0支出以5級以下之輕、中度為主佔68.14%,且排除9萬6600位住宿服務使用者。為符合長服法第一條,也就是無差別待遇歧視之公平目的,建議長照服務申請及審查給付辦法對象應納入住宿式服務使用者,及改善長照2.0重度服務使用者之質與量為優先政策,不應變相懲罰重症需求者被照顧權益。扣除各項福利津貼補助,每年預估約再增加400億元支出。
去年12月開始最大收入來源之房地合一稅出現衰退趨勢,勢必影響爾後盈餘,甚至入不敷出,幾年後基金是否會破產?雖有法定政府撥補機制,政府應提早部署規劃另一種穩定財源制度之可行性。
國民黨這會期將捲土重來,提出長期照顧保險法草案,大致與2016年提出之草案內容相同,採強制性社會保險,被保險人分為受雇者等6類,受雇者繳費比例由政府、雇主、自己以3:4:3負擔,費率1.19%,採實務及現金混合給付制。
衛福部呂建德次長說明政府過去未推動保險制原因,保費採「隨收隨付制」,收入無法投入長照資源布建、保險費率調整不易、對雇主增加法定成本及被保險人負擔等,況且現行4大稅收項目收入超出實際支出,但同時強調政府有關長照財務制度採開放態度。如能落實長照3.0的10分鐘照顧圈,表示長照資源布建達一定階段,不反對開辦保險制,甚至採混合制,輕度失能以現行稅收制,重度照顧採保險制之構想。
長照基金累積盈餘超過2千億元 檢討財務制度的時機
長照2.0基金截至2024年累積盈餘2038億元,各項資源完成階段性條件,為滿足各式照顧需求,達到公平原則,關鍵在財務制度,應是檢討開放保險制或混合制,甚至其他社會保險制度時機。
政府應盤點長照各項資源、需求,不再只堅持稅收是最佳制度,相信可研擬出最適之永續制度。國民黨亦應就10年前提出之草案與時俱進,就當初未達社會共識部分再修正,研擬最適制度取得社會大眾支持。
長照攸關每位需求者,沒有一位失能失智者能倖免,實無政黨、顏色、立場之分,衷心期盼能放棄政治對立,朝野就各項財源制度辯論取得社會共識訂出最適法規,讓長照能永續發展,達到長照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之優質、平價、普及之目標。
“幾年後基金是否會破產?應提早部署規劃另一種穩定財源制度可行性。”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6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