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林玉凡
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院長,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長期專注於數位轉型、服務設計與大數據分析研究。曾任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所與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所長,致力於推動企業數位能力評估與科技應用發展,近年榮譽事蹟包含IT Matters Awards- IT Matters經理人獎、第25屆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院士。
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院長林玉凡
台灣正以亞洲最快的速度邁向超高齡社會,數位科技能否為產業帶來突破?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簡稱數轉院)院長林玉凡接受本刊專訪指出,透過體感科技、大數據趨勢分析與AI技術的應用,數轉院正協助業者發展高齡服務設計,從需求洞察、痛點分析、服務流程設計到概念驗證,推動高齡數位科技創新,打造更友善的數位照護生態。
精準需求預測 協助高齡科技落地
談及數轉院關注高齡科技的契機,林玉凡表示,這並非突如其來的決定,而是因應台灣社會變遷的必然結果。「台灣的長照需求達百萬人,35%的家庭照顧者因無法兼顧工作與家庭而辭職,這顯示現行的高度勞力密集照護模式已經無法持續,」他指出,長者照護應該擺脫傳統人力依賴,轉向智慧科技輔助,才能真正提升生活品質。
為了系統性解決問題,數轉院發展出4大數位轉型策略(4D策略)。首先是需求預測(Demand Foresight),透過AI快研究技術,結合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議題掃描工具探索趨勢,分析未來高齡族群的需求,而非僅關注當下痛點。「十年前台灣就應該開始做高齡科技需求分析,但當時未能預見趨勢,現在我們要快速補課,」林玉凡說。
其次是設計導向(Design),強調使用者體驗與科技結合。數轉院設立「數位體驗創新設計實驗室(Feel Lab)」,邀請長者與照護機構參與產品開發與測試,確保科技應用符合真實需求。林玉凡指出,許多高齡科技產品開發者往往站在技術角度思考,忽略長者的使用習慣,導致落地困難,為此,數轉院設立Living Lab+的實證場域,過去一年內已測試超過40項專案,確保科技應用能真正符合市場需求。
第三是技術驗證(DevSecOps Tools),確保科技能順利落地應用。「很多企業提出的科技解決方案,在試驗階段看起來很好,但到了實際場域就出問題,」林玉凡指出。因此,數轉院發展了一套開源測試環境,讓業者能在產品上市前就進行場域測試,確保供需匹配。
最後則是擴散應用(Diffusion),強調跨領域合作與國際接軌。數轉院不僅與台灣的長照機構、醫療機構合作,也積極對接日本厚生省與照護業者,推動高齡科技輸出。「日本是第一個將高齡危機轉為商機的國家,我們可以借鏡他們的經驗,並發展出適合台灣市場的模式,」林玉凡說。
使用者導向創新 打造高齡友善的數位體驗
面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林玉凡強調,數位轉型不只是技術創新,更是社會結構的改變。「戰後嬰兒潮世代全面進入60歲,他們不只是需要照顧的對象,更是市場的主力消費族群,他們的需求將決定未來高齡產業的發展方向。」因此,數轉院的目標不只是發展科技,而是要建構完整的高齡數位生態,讓長者能夠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數轉院的研究顯示,未來幾年,銀髮就業、銀髮旅遊、銀髮時尚等領域,將成為高齡市場的新興趨勢。例如,日本已推出高齡者專屬的再就業課程,鼓勵退休者進行創業,台灣未來也要讓高齡者可以傳承智慧經驗與技術,開創事業第二人生。
數轉院促進跨領域合作,聯合醫療機構、學術單位、科技業者與長照機構,共同開發並測試適用於高齡族群的解決方案,並將AI的概念轉換為IA(Intelligent Assistant),協助醫護人員與照護者減輕工作負擔並提升決策品質。
跨領域整合 打造一站式高齡照顧生態系
談到具體應用,數轉院已與業界合作,開發多項創新解決方案。例如,在台南的護理之家,數轉院協助導入AI翻譯透明顯示螢幕,運用大語言模型(LLM),將醫囑翻譯為越南語等,讓藥師在給藥時,照護者能夠即時看到清楚的用藥指示,提升照護的準確性。「關鍵在於降低第一線照顧人員的『費力度』,讓科技真正成為輔助工具,」林玉凡表示。
數轉院致力於將台灣高齡化社會的挑戰轉化為創新與商機,透過整合跨領域資源、科技研發與應用、以及使用者導向的設計,為長者創造更健康、自主、有尊嚴的生活。林玉凡強調,高齡化雖然帶來挑戰,但也是一次重新塑造產業的機會。「單打獨鬥的型態已過時,串接醫療、照護、社福等資源,打造一站式服務讓產業借力使力,使用者方便獲得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6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