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部推指定長照產業地上權 今年釋6宗土地招標、放寬投標資格
為推動長期照顧服務政策、活化國有土地資源,財政部國產署近期將針對6宗土地辦理指定長照產業地上權招標,開放興建長照機構。今年放寬投標人資格限制,開放公司法人、財團法人及社團法人參與,以提升民間興辦意願。(閱讀更多)
延伸閱讀:加速布建長照機構 達成民間、政府與社會三贏的唯一解方
台東太平榮家轉型養老村 3年後供應逾300戶住宅
聯合報報導,台東縣府攜手國有財產署及東基醫療財團法人,利用太平榮家舊址9.2公頃土地推動樂齡健康長照園區,15日舉辦「日昇月好海岸村」動土儀式,預計分5年開發,第一期先完成350戶社區型態安養區及18戶雙拼住宅,後續還有老人長照住宿機構,打造健康養老村。
獨老租屋難 桃市媒合榮家改善
中國時報報導,台灣走向超高齡社會,獨居老人成不容忽視的問題,但房東多將老人列為拒絕往來戶,加上預算有限,導致老人成居住弱勢,桃園市政府指出,除持續興建社宅保留政策戶給銀髮族,社會局也會轉介愛心房東,或媒合到桃園榮民之家,讓獨居老人安居。
延伸閱讀:銀光協會推動高齡友善居住 「銀光好居」認證預計明年上路
台中2區去年239件行人事故!高齡者占3成 警發「自保神器」
中國時報報導,台中市中、西區有台中火車站、勤美草悟道等熱點,平假日人車潮多,中市警第一分局13日統計,中西區去年共發生239件行人交通事故,其中高齡者占73件約3成,為提升長者辨識度,警方赴台中公園等高齡者熱門晨運地點發放「LED發光腳燈」,強化長者安全。
延伸閱讀:【徐業良專欄】高齡科技是什麼? 「設計」重於「科技」
嘉義打造失智友善城市 「憶嘉人6支箭」創新照護
中國時報報導,嘉義市目前確診失智症有4000人左右,年輕人失智者約30人,嘉義市去年攜手醫療院所首創推出「憶嘉人6支箭」服務方案,面對高齡化、少子化,失智症有如一波大海嘯,13日嘉義基督教醫院舉辦「2025失智症國際研討會」,聚焦失智友善城市的全方位照護,邀請來自日本、美國、英國等國際失智症專家,與國內專業團隊共同交流,探訪從預防、診斷、治療到社區整合照護的全方位策略。
延伸閱讀:【失智症協會專欄】盼長照3.0提供多元創新服務 幫助失智家庭穩步前行
信安醫院25週年!成立「失智共照中心」 展現醫療溫度與社區連結
ETtoday報導,雲林信安醫院25週年辦理院慶活動,今年特別成立「失智共照中心」,由6位精神專科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營養師、社工師及社工員組成團隊,協助失智長者及照顧者之照護與諮詢並連結社區資源,如巷弄長照站與文化健康站及失智據點等來轉介醫療等服務。
延伸閱讀:【巫瑩慧專欄】在社區為失智者打造共融的家 多元活動、跨齡互助一次到位
照服員未達最低工資 成大醫院稱3月已調整
中國時報報導,台南市政府勞工局接獲申訴,14日赴成大醫院勞動檢查,抽查發現院聘服務員2、3月薪資未達勞基法規定最低工資,且抽查4人都如此,16日發函給成大醫院,院方收到函文10日內要陳述意見,如確認違反《最低工資法》第5條規定,將裁處2萬元到100萬元罰鍰。成大醫院則回應,相關人員薪資3月已完成調整。
國民醫療保健支出1.8兆 創新高
自由時報報導,衛福部最新「國民醫療保健支出」(NHE)統計出爐,二○二三年高達一兆八三四六億元,創下史上新高,占當年度GDP七.八%,公部門支出連續兩年破兆,尤其投入長照費用增加,連帶使民眾自付住宿機構、家庭看護等占長照支出從二○一三年逾八成降至二○二三年逾五成。
伯公照護站將增至556個 預算遭刪凍經費減17%
中央社報導,綠委關注客委會預算遭刪凍,伯公照護站經費可能受影響。客委會主委古秀妃16日表示,今年的申請條件有放寬,預計增設至556站,不過平均每個站的補助經費約減少17%。
延伸閱讀:以人為本 照顧服務新思維 重視族群差異提升文化敏感度
解鎖超高齡社會壓力 國發會有三把金鑰
工商時報報導,國發會推估台灣今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突破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國發會副主委彭立沛15日在星展基金會卓越影響力論壇上表示,台灣人口結構的快速變化,對整個國家未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政府從三個方向強力著手:打造健康自主的高齡生活,擴大勞動力來源提升生產力,及運用智慧科技推動數位轉型,這些政策目標不只是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更希望能夠透過創新政策,科技運用及世代合作,共同打造一個韌性更強、更具包容性的未來社會。
延伸閱讀:迎向2025嶄新未來 展望9大關鍵趨勢|照顧產業回顧與展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