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瑞南華日照中,「園藝社」的社團活動時間。(圖片來源/瑞之盟)
「正常生活,就是一種幸福。」這句話是瑞之盟醫事專業整合服務體系的照護哲學,也是創辦團隊投身長照的初衷。2017年,瑞之盟從桃園出發,以營養機構之姿切入市場,如今已成長為橫跨服務8縣市的跨專業醫事整合服務體系。團隊成立多元照護場域,包括治療所、高齡與身障日照中心等,同時跨入資訊系統開發與照護人才培訓,目標是構築出一套可複製、可延展的照護聯盟。
瑞之盟醫事專業整合服務體系 小檔案
成立時間: 2017年 (2019年投入長照)
服務範圍: 基隆、台北、新北、桃園、新竹縣、新竹市、台中、高雄(8縣市)
人力規模:醫事專業人員超過180人主要服務:長照居家專業、跨專業整合、日照中心、自費治療所、系統開發、教育訓練
組織架構:
- 瑞之盟醫事服務:居家與社區專業服務
- 杏睿健康整合:日照中心經營管理
- 肯瑞智能科技:E化行政與照顧系統開發
- 台灣健康培力推廣協會:教育訓練與社區課程
從營養專業出發 串起橫向整合的照護網
瑞之盟創辦人劉懿庭為營養師,發現營養在長照鐘可發揮關鍵作用,因而投身長照領域。隨著服務經驗累積,他意識到許多個案問題需跨專業合作,但社區資源零散、難以串聯,無法像醫院能即時照會,決定自建「跨專業團隊」,加快橫向協作,提供更完整的照護服務。
瑞之盟逐步擴展出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呼吸治療、心理諮商等專業服務,建構跨職類團隊,據點遍布基隆、台北、新北、桃園、新竹縣、新竹市、台中、高雄等縣市。截至2024年底,瑞之盟擁有180多位專業人員,累計服務人次突破8萬,涵蓋早療、成人復能與高齡照護等。
瑞之盟提供早期療育服務。(圖片來源/瑞之盟)
瑞之盟體系執行長邵健容說明,團隊以「內部創業」為策略,邀請合作已久的治療師與營養師成為體制內夥伴,由總部提供資訊系統、行政與財務支援,共同經營治療所、營養中心與呼吸照護單位,讓專業人員從接案者轉型為在地照護的設計者與經營者,實現自主管理與專業深化,此種策略不僅提高留才率,也讓專業得以在地深化與擴散。
營養師至長輩家中給予備餐執行指導建議。(圖片來源/瑞之盟)
以復能為核心 建構多元型態日照中心
日照服務是瑞之盟近年積極布局的重點,目前已成立2處日照中心,分別為高齡型的「德瑞南華社區長照機構」以及專收身心障礙者的「對茗社區長照機構」,後者特別聚焦自閉症等特教族群,是企業經營身障型日照的少數案例。第三與第四處據點亦在籌備與評估中,未來目標是在全台拓展至20處日照。
德瑞南華日照中心的活動空間。(圖片來源/瑞之盟)
在高齡日照中,瑞之盟強調延緩退化與生活復能,結合營養師與治療師的專業評估,每月追蹤健康狀況,並設計多元課程與社團活動,如烘焙社、園藝社、桌遊社等,鼓勵長輩自主參與、提升生活品質。身障型日照則聚焦在職能訓練、生活支持與家庭照顧減壓,幫助個案銜接社會,重建自立生活能力。
德瑞南華日照中心的配膳區。(圖片來源/瑞之盟)
數位系統與人才培力
瑞之盟能吸引專業人員持續合作,快速擴張專業服務單位,關鍵在於完善的資訊系統。旗下科技公司「肯瑞智能科技」打造的E化系統,整合派案、紀錄、合約、通報與滿意度調查,治療師可透過手機、平板即時操作,減少紙本作業與行政人力。
職能治療師在日照做個案評估。(圖片來源/瑞之盟)
目前系統也已導入AI稽核與通報機器人,並著手開發自家AI語言模型,可應用於紀錄書寫、品質管理,以更小的行政團隊,支撐更大規模的服務密度。
此外,瑞之盟也成立「台灣健康培力推廣協會」,承接政府計畫與社區據點服務,累計辦理逾3,000場講座,並提供照服員與長照人員積分課程、在職訓練與見習帶訊等方案;同時也與企業推動ESG長照支持方案,結合銀髮旅遊與健康講座,讓照護走進更多生活場景。
打造長照投入、彼此成就的照護生態系
瑞之盟的專業服務體系已趨成熟,人力串接、資訊系統與後端品質管理皆已到位,並進入可複製、可拓展的階段。服務以長照為主軸,呼吸照護等健保項目仍在起步,未來也將積極發展如睡面呼吸中止、肺復原等非健保自費項目,拓展更多專業發揮的空間。
「長照不該只是疲憊的服務,更可以是有成就感、有舞台的專業。」邵健容表示,瑞之盟圍繞照治療師建立專業支持架構,結合資訊科技解決照護痛點,並攜手不同類型的照顧單位,打造可專業發揮的支持環境。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瑞之盟不僅服務個案,更照顧提供照顧的人,致力建構一個讓專業人員得以長期投入、持續創新、彼此成就的照護生態系。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7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