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竹晏 台灣中醫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家庭醫學科主任
過去,台灣醫師會應病患家屬的要求,帶著醫療包到病患家中看病。如今,在超高齡社會中,有一群醫護團隊人員會前往家中,為因為疾病或退化,造成外出就醫不便的台灣民眾提供「居家醫療」照護服務。中醫師也在團隊其中。
82歲的金女阿媽,人稱阿虎嬸,製作菜頭粿聞名鄰里,手藝傳承第二代並發揚至北部。在昏倒送醫、住院治療出院後,由中西醫共同照護,提供「居家安寧醫療」。我以針灸、科學中藥、外用藥膏等提供治療後,阿媽每餐進食量增加,排便功能進步,咳嗽與痰減少,精神與反應進步,簡單答話字數變多,甚至能自行坐穩床邊。家屬表示與阿媽互動反應變多,感到欣慰。
另外,我發現同住的阿公退化速度加劇,與家屬共同討論阿公照護的選擇、長照的使用、病程的變化等等。後來,阿公也收案接受中醫居家醫療。阿虎嬸臨終前,家屬在床邊用視訊讓我能跟阿媽道謝、道別。我十分感恩能陪伴長輩走完生命最後一段路,感受家人間的溫暖親情。
90歲曾阿媽,患有失智症,因跌倒造成腦出血、骨盆骨折,出院後臥床,另有吞嚥困難、腹脹、便秘等症狀,家屬申請中醫居家醫療,除了提供中醫治療,也給予家屬照顧上的建議以及注意事項,包括環境的溫濕度、光線,進食、營養、飲水,關節活動、傷口照護等等。
懷舊治療時,播放《望春風》或者《白牡丹》給阿媽聽,有時聽阿媽敘述往事,從原本的隻字片語,到後來講述越來越多越完整豐富。原本譫語、語言重複、語聲低弱鄭聲不再發生。直到阿媽安詳離世的那一天,微笑時常都掛在阿媽的臉上。
在靈堂前,阿媽的兒子告訴我們,中醫居家醫療期間,阿媽病情穩定,未曾急診、住院就醫,沒有服用西藥,身上沒有任何管路,直到最後一週都能由口進食,這大大減輕了家屬照顧的負擔,也感謝我們協助阿媽最後這一段路能走得平靜。
作者鄭竹晏為台灣中醫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家庭醫學科主任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7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