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長照物理治療學會專欄】AI復能照護新時代 提升效率與心理支持

【臺灣長照物理治療學會專欄】AI復能照護新時代 提升效率與心理支持
2025/06/12

文/蔡健儀物理治療師    WaCare數位療法發展經理

近年AI人工智慧技術快速崛起,從語音辨識、影像分析到生成式應用,逐步深入健康照護與數位醫療領域。即將走向超高齡社會,長照體系對物理治療的需求增加,但人力不足與資源不均問題日益嚴峻。如何透過科技提升復能效率與普及性成重要課題。此外,長者與照顧者在心理與情緒支持上的需求常被忽視,若能於復能訓練中導入AI技術,將成為推進「AI復能照護」重要契機。

在長照領域中,AI提供精準的評估與追蹤。透過智慧感測器及影像分析技術,即時偵測長者動作與身體狀況,持續記錄復健進度,協助治療師快速掌握復能情形,精準調整訓練計畫。

再者,藉由AI分析個人健康數據,自動推薦量身打造的衛教內容與訓練方案,將增加長者接觸健康資訊的機會,促使他們更容易參與復健,強化自身動作功能表現及生活品質。AI亦可協助醫療團隊及家庭照顧者,透過相關報表與即時數據反饋,掌握長者健康狀態,做出適當決策,提升照護效能。

AI在心理層面應用更是突破性進展。復健漫長且艱辛,長者易感挫折或動機不足。透過AI虛擬陪伴角色、語音互動及情緒辨識技術,適時提供長者鼓勵與心理支持,使照護過程充滿人性溫暖,強化長者復健動機。

然而,科技無法取代人與人的溫暖與同理心,如《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中所述:「AI真正的價值在於提升人類生活品質,而非取代人類」。AI在長照體系中是治療師與照顧者的得力助手,而非替代者。

長照3.0政策強調社區為中心的多元整合照護,未來可能透過智慧復能站點建置、AI輔助設備普及與心理支持系統導入,打造以人為核心的AI照護環境。物理治療師未來不僅是復健執行者,更是科技與人本照護間重要橋梁。透過AI輔助、人性主導的新模式,讓每位長者在陪伴與復能過程中,重拾自立、自信與生活品質。  

作者蔡健儀為WaCare數位療法發展經理,在數位健康與醫療深耕多年,具有國際專案管理師、物理治療師等相關證照,研究人工智慧、數位醫療領域等。作者蔡健儀為WaCare數位療法發展經理,在數位健康與醫療深耕多年,具有國際專案管理師、物理治療師等相關證照,研究人工智慧、數位醫療領域等。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7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