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曉微專欄】長照的革新運動

【游曉微專欄】長照的革新運動
2019/10/30

「復能」基本定義,是提供適切的活動指導和環境支持,使得長期照顧個案能夠從事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活動(做自己想做的事)。更具操作型定義說法是認為,「復能」係透過短期且密集訓練、跨專業團隊、以個案願望目標為導向的服務模式。與其斟酌字面意義,還不如白話地說:「復能」是一場在長照素養中,「從被動到主動」的轉換運動。

在臺灣,過去的長照服務多數為被動協助個案執行活動(doing for)。在此慣性地「被」服務下,間接造成長照個案習得無助,照顧者也因為習慣「被」服務,而忽略了照顧網絡應由正式照顧(專業照顧人員)和非正式照顧(家庭照顧者)協作組合。逐漸地,長照個案和家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專業照顧者也不知道如何從服務中提升成就感,長照素養在個案、家屬、專業人員之間愈來愈薄弱,使得長照服務剩下翻身、餵食、處理大小便等,這些維持存活卻不帶色彩的生命照顧。

撇開沉重的doing for文化,試問:「理想的照顧模式,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只要回歸人性思考,答案肯定是:「盡可能地回復或延續失能(或失智)之前的生活」。據此脈絡,為什麼提出「復能,是一場在長照素養中,從被動到主動的轉換運動。」就很好被理解了。也就是說,長照人員應能透過專業素養,引導個案及家屬了解自身需求,並且與他們一同協作完成生活中的活動任務(doing together),讓個案及家屬在照顧流程中,從被動轉為「主動」參與者。畢竟,生命的質量只有自己知道,即使失能(或失智)都不應放棄屬於自己定義的生活態度。

專業人員指導家屬協助長照個案執行復能訓練(模擬高低階樓梯需要的平衡與肌力訓練)(圖片提供/五甘心物理治療所)

與「復能」類似的概念,在「醫療復健」也被提及。醫療復健的場域是醫院或診所,由治療目標為主體,給予不同程度的運動訓練、感覺統合、輔具應用、健康促進、衛教指導;然而,「長照復能」場域是個案家中,專業人員進入案家的宗旨是「與個案協作完成自訂有意義的生活任務」,無論透過生活功能再適應(例如運動訓練或環境支援)、自我健康管理的衛教指導、輔具或其他長照資源輸送整合等等。按照「醫療復健」或「長照復能」內涵來說,事實上操作手法類似,在確認個案動機需求後,首要「優化能力、看見潛能」,亦搭配「代償策略」完成生活任務。

「長照復能」與「醫療復健」有何特異之處,大概就是「長照復能」更在意訓練融入生活。舉例來說:一位中風失能個案希望能夠靠自己,坐在餐桌前享用一頓早餐。復能訓練過程可能涉及肌力和耐力訓練(要能有足夠的活動量和心肺功能維持從床邊走到餐桌坐著的能力)、使用轉移位輔具(助行器練習)、生活輔具(輔助型餐具)、營養衛教(健康營養的適口性食物)等,整個訓練流程中,不論各專業人員養成訓練使得介入方式有所差異,最終結果都是支援個案完成「享用一頓早餐」的照顧目標,且過程必須是doing together而非doing for,換句話說,不如讓自己跟個案一起享受一頓豐富的早餐吧!

「復能」是一場在長照素養中,「從被動到主動」的轉換運動。長照專業人員要能夠「找出個案動機、誘發個案潛力、選擇代償策略」,弱化專業人員僅擔任執行者角色的功能,強化與個案及家屬共同協作的能力,轉型成為最佳的「生活教練」,甚至是更積極地將「復能」內化為長照個案的「健康促進」運動,誰說已經失能(或失智)者不能積極地健康促進呢?

治療師與個案協作完成自訂有意義的生活任務(圖片提供/五甘心物理治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