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真|機器人協助長照時代來臨了嗎?談RPA如何導入長照

日本傳真|機器人協助長照時代來臨了嗎?談RPA如何導入長照
2020/03/03
作者/專欄

機器人取代人為工作已是趨勢,早在數年前金融、製造業就導入RPA,提升業務效率,2017年時銀行宣布每年減少數千至數萬小時的工時,削減約萬人的人事成本,如此顯著的效果,在日本引起關注。RPA是什麼樣的技術呢?它又適合什麼工作呢?今後長照界也要跟著導入嗎?以下介紹RPA基礎知識及相關應用案例。

什麼是RPA呢?RPA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新興程式軟體工具,透過業務自動化來取代人力,可把它想像成是「用電腦自動執行任務的機器人」。

RPA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很容易被混淆,能夠代替人做判斷的稱為AI,透過大量數據蒐集、學習後,讓機器能夠做出跟人一樣的精準判斷。它幾乎不像Al能將儲存在系統的龐大數據透過學習累積後,做出跟人一樣或以上對事物的精準判斷。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將AI併到RPA中來做,但是狀況不多,在此先省略。

RPA」一詞,並不像是「Word」「Excel」是個別的軟體名稱,而是執行任務的軟體分類。日本常使用的RPA軟體:NTTデータ的「WinActor」、UiPath的「UiPath」、RPAテクノロジーズ的「BizRobo!3個種類,除此之外市面上還有其他軟件。

導入RPA不夠,還需要教導機器人學習業務流程。如果業者具有一定的IT知識,那麼可以輕鬆創建流程與相關翻案,但若是無經驗者,則有進入的門檻。為此RPA軟體公司開辦方案培訓班,並做方案設計Q&A解說,全力推動RPA普及化。

哪些業務類型適合自動化呢?

以下舉例說明:

1)次數多且單純的業務

次數多且單純的工作是人最容易出錯之處,但是機器人最擅長,他可以24小時、365天無休工作又零出錯,會計過帳作業就是這類型的工作。

2)有明確判斷標準的業務

RPA無法像人一樣能夠隨機應變,只能事先準備好作業程序,所以有明確判斷基準的業務就能順暢的進行。相對的,無法根據手冊創建任務、狀況複雜的工作,RPA就很難幫忙,像是介護紀錄、報酬請求調整等作業,需要手動作業。

3)經常執行的工作

導入RPA時,必須先建置教導機器人執行業務的作業。將各個業務細節和作業程序備齊需花很多時間。有鑑於此,經常執行的高頻率業務應該先計畫導入,較能節省時間。

到目前為止,已經介紹許多RPA的好處,但RPA也存在許多問題。標榜活用RPA,以提供給介護事業者業務效率化服務的VLeライナック(東京都豊島区)高橋貢会長說:「RPA只是工具,不是魔杖。」大家不要過度期待它的效果。

「減少一年間數萬小時的業務時數固然受到矚目,但也有不少在現場無法運用的事例。」他表示,首先了解現場狀況是相當重要的。

為了使RPA在現場能自動化運作,在推動RPA時,必須檢視業務視角的不足及部分適用性的風險。業務人員不可能單獨執行RPA手册的製作、實行、維護和改善,必須要有lT人員一同配合作業。經營管理者對此是否有認知,是否願意投下必要資源,都關乎RPA導入的成敗。此外,選定適合的合作夥伴也相當重要。

其他産業導入RPA的狀況也值得關注,例如:出現沒人管理機器人的狀況、系統布局更改後,發生RPA軟體錯誤的問題。

本文尚無法提出長照機構的名稱,因為在介護事業使用RPA進行業務效率化的業者還不多。2020年可以說是「介護RPA元年」今後動向值得觀察。

(編譯:安可人生編集長  李全賢;資料來源:高齡者住宅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