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2.0上路帶動居家、社區服務單位大幅成長,也吸引不少住宿機構跨界投入,但在這趨勢之中,也有逆向操作的案例。
原本盤據大高雄地區的居家、社區服務的郭吳麗珠基金會,服務品質受到高度肯定,營運多間公辦民營的日照中心,2019年轉而承接北高雄燕巢區仁愛之家的養護區,成為住宿型機構的生力軍。雖遇到人力「進不來」的招募困境,但也善用社區服務經驗讓長輩「出得去」。
一談起跨足住宿機構的困境,最困難就是找不到人力,郭吳麗珠基金會董事長賴其頡的臉上寫滿了無奈,尤其專業護理人力更為吃緊。
賴其頡解釋,因為住宿機構的護理師,無論夜間、假日都得輪值,比居服、日照來得辛苦,即便開出接近5萬的薪資,吸引力仍比不上醫院,加上燕巢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從去年至今只收到6份護理師履歷,實際到場面試者更少,好不容易錄取1人,上班1天後卻離職了,目前只能借調原有日照中心的護理師因應。
一條龍補齊重度失能服務
郭吳麗珠基金會從2011年開始在高雄經營居家、日照服務,眼見長輩日漸退化,總有一天因失能程度加重而需要下一階段的服務,賴其頡調整經營策略,思考打造銜接社區服務的住宿型機構,讓長輩免於重新適應不同照顧模式的困擾。
要跨足24小時全天候服務並不容易,除了人力招募困難,不動產購置、興建成本也不低,賴其頡打算找場域練兵,便看上了一年一約的燕巢仁愛之家。
賴其頡娓娓道來他的評估:住宿機構近年生存不易、競爭者少,逆向操作有其優勢,加上郭吳麗珠基金會原本就與主管機關高雄市社會局長年合作,希望以不虧本為前提,嘗試找出住宿機構的經營之道。
雖然事前樂觀評估,進駐後才發現,光是整修舊有硬體設備就先耗資300萬,加上沿用日照中心的人力配置與薪資水平,高標準讓人事成本不低。
走出機構 社區連結
雖然經營艱辛,但郭吳麗珠基金會並非只遇到逆風,長年陪伴社區長輩的經驗,照顧團隊也顛覆了經營機構的刻板想像。他們帶著機構裡的長輩到日照中心參加運動會,飛鏢、射箭樣樣來,「(長輩)現在不行,可能是沒有習慣,也許哪天就可以丟球。」賴其頡認為,長輩雖然無法抵擋老化的趨勢,但只要退化速度減緩,都是重要的進步。
因此,他們鼓勵機構的長輩多下床、出門走動,也帶著長輩到其他機構吃尾牙、出外旅遊,只要徵詢家屬同意、替長輩保險,做好萬全準備與陪伴,沒什麼是做不到的。機構長輩開始出現了笑容,家屬也看到了顯著的改變,即使收費調漲,家屬們也能欣然接受。
經營燕巢仁愛之家邁入第二年,算是投入住宿型機構的新血,但郭吳麗珠基金會看見了發展住宿機構的重要性。未來如何拓展與經營,發揮過去經營社區和居家服務的優勢,這一條路仍在探索,但已經帶動長照業界整合的多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