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內湖區未立案養護所日前發生火警,造成3長者死亡的悲劇。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黃珊珊今日出面說明,將連結社會局、衛生局、民政系統及里長,進行違法住宿長照機構清查,但專家認為,稽查、罰款無法解決住宿機構不足以及中重度失能者難獲得妥適照顧的根本問題。
社團法人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理事長賴添福指出,去年底統計有入住機構的失能需求者約為15.8萬,但全台住宿機構僅9.8萬床,少了將近6萬個床位,家屬僅能透過自聘看護、仰賴家庭成員輪流照顧,這對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來說,是相當大的身心負荷。面對龐大的需求缺口,賴添福亦指出,2017年《長期照顧服務法》上路後,拉高住宿機構的設立門檻,加上長照機構收益不高,讓既有的老服法體系的小型機構不敢轉型,新的業者更是不願投入,寧願將資源投放在居家與社區照顧。
將「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與長照法所管轄的「長照服務機構設立標準」相比,每位住民的活動空間增加40%以上,日間照服人力比也從1:8拉升至1:5,再加上土地租金飆升,收費價格也得經過各地主管機關審查而形成天花板,導致成立門檻變高。業者評估成本高、風險高,投入意願降低,台北市老福機構更出現「負成長」狀況,去年至今倒閉4家,截至目前只剩99家。
台灣高齡化速度加劇,失能照顧需求逐年提升。賴添福擔憂,根據衛福部資料,目前僅有16家老福機構願意轉型,衛福部的「獎助布建住宿式長照機構公共化資源計畫」中有28案正在進行,預計增加5,000床,但床位增加速度追不上需求,他推算台灣每年至少新增6,000位失能的被照顧者,去年北市住宿機構佔床率近9成4,早已是一床難求。
增加住宿機構供給多管齊下
增加住宿機構業者的收益,提升新機構的開設誘因才是根本解方。賴添福表示,政府廣推長照2.0後,財源、人力全流向社區和居家照顧,剛性的失能住宿照顧需求反而缺乏,儘管衛福部今年透過辦理為期4年的「住宿式服務機構品質提升卓越計畫」,補助公立機構每床獎勵1 萬元、私立機構每床獎勵2 萬元,單一機構每年最高獎勵100 床,但前提是必須達成「品質指標」,這對原先經營瓶頸的長照機構來說,要再掏腰包改善環境與人力更是困難,形成「好上加好,壞的無法改善」的狀況。
他建議,政府應以「解決住宿機構為經營困境」為獎助目的,並適當開放「住宿機構的收費天花板」,讓住宿機構業者收費更有彈性,可發展多元的服務項目,提升照顧的附加價值。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則建議,衛福部應將24小時的「住宿式機構服務」納入長照2.0補助項目,對於中、重度失能者家庭有更實質的幫助,也能鼓勵更多服務提供者進場、加速資源發展。
關注已立案機構的消防安全 簡化公安補助程序
近年多起長照機構大火引發關注,消防法規的標準也逐年提高,賴添福則呼應政府更應關注已立案老舊機構,雖然符合過往消防法規,但建物未必安全。
而衛福部也於2019年推動「強化長期照顧機構公共安全推動方案」,獎補助老福機構和護理之家消防設備與公安維修。賴添福則認同此一方向,他認為政策立意良好,若能簡化申請流程,可帶來更大的效益,目前小型老福機構若要發包100萬以上的公安整修費,需寫計畫書走政府採購流程,對機構來說是一道門檻,建議政府可考慮「開口合約」,提供廠商名單列出供小型老福機構選擇,或是由政府統一採購消防設備,如119通報系統給機構使用,降低業者取得消防設備補助的門檻,都是全面提升機構公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