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照的服務現場,常遇到家屬詢問「有沒有24小時居家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鮮少有長照單位可以提供24小時的居服,似乎只有聘僱外籍移工或住宿型機構才能提供。
筆者所服務的台中市和平鄉原民部落,青年人口大量外流,常見老人、身障者獨居。去年8月,一名78歲部落長輩在家跌倒後入住醫院,出院時被評為失能等級7級,獨居的阿公回到部落無人照顧,生活起居是個大問題。
因此,我們首次嘗試啟動24小時居服,安排照服員輪班服務,提供剛出院不穩定期的密集式照顧,包括準備三餐、用藥、洗澡、下床活動,提供完善的日常照顧,協助阿公自立生活能力的訓練。在第18天時,結束了24小時的照顧,改為白天服務。在這過程中,摸索出之前從未想過的服務模式:「提供24小時服務,終結了24小時照顧」。
重拾生活自主的美好
之後,重症照顧的個案經驗也逐漸累積。後來經部落教會師母介紹,另一名因為感冒呼吸衰竭而氣切的77歲部落長輩,原本入住護理之家,落入令長輩相當痛苦的天花板人生——每天躺床無力看著天花板,逐漸失去求生意志,長輩極度渴望返家。
我們協同居家醫師評估,運用跨專業團隊結合部落照服員,規劃返家計畫。其中,我們評估發現有幾點相當重要:如24小時照顧人力(特別需具合格證書的抽痰照服員)、密集指導的護理師(特別是傷口照顧、基本生命徵象評估、營養)、照顧設備(抽痰機等)、家屬參與的角色、居家醫療(拔除氣切管的評估、藥物整合等)。
好不容易,個案排除萬難於10月出院後,當天便啟動24小時跨專業的整合照顧。同月拔除鼻胃管、出院一個半月後拔除氣切管,經歷40天的跨專業團隊24小時服務後,終結了24小時照顧,改為日間一天多次的照顧服務。
經照服員協助,過去負責在教會傳道的長輩亦如願在12月獨自仰靠階梯扶手,登上長長的二樓階梯,重拾往日參與教會禮拜的生活重心。找回了生活目標,阿公也跟我們分享更多可以做到的事:自己準備晚餐、跟姊姊到附近的果園散步。長照的最終目標,不就是協助個案重建日常生活與人互動、維持生活自主的美好?
合作無間的跨專業團隊
除了跨專業團隊的協力,如何協調出24小時輪班的照顧人手也是此模式能否成功的關鍵。
另一個案例是獨居的老夫妻,起初需要協調照顧人手時,也是困難重重。我們召開數次的家屬協調會與全體照顧人員共識會,由居督及個管確認照顧目標與服務內容,做好交接內容重點項目的盤點,提供照服員理解狀況,如照顧計畫的細節、訂定每日生理量測目標。此外,也主動整合居家醫療及居家復健,為個案整合藥物、照顧傷口,居復與照服員長期搭配互助,讓臥床個案可以自行穿好衣物,並笑嘻嘻地看著照服員。現在,個案可以自行拄著助行器,到陽台看風景。看著個案緩緩前行,展現笑容,也是照顧者眼前的美好風景。
經由這些經驗,我們發現24小時不單是提供隨時有人在侍的安全服務,更可以深度評估失能個案的完整需求,從中規劃根本改善長輩身心靈的照顧計畫,進而提升身心功能,終結24小時的照顧需求。
如此美好的模式已開展,期盼長照2.0的支付制度可以有相對應的政策支持,讓此美好的服務,得以廣為推動,造福無數失能個案家庭。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林依瑩
泰雅族人叫她Puyat,意思是人很好、很長壽的人。卸下台中市副市長的角色後,通過照服員培訓,在台中達觀部落發起「伯拉罕原鄉長照計畫」。現在不僅在部落擔任照服員,也擔任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的秘書長,希望讓「個案安心、家屬放心、平價溫馨」的幸福長照模式在台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