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照顧科技5大趨勢之5——自主健康管理

探索照顧科技5大趨勢之5——自主健康管理
2020/10/26
作者/專欄

著量測設備的成熟,日常生活的各種紀錄都能數據化,也成為自主健康管理的利器,常見的健康數據有行走步數、心跳、脈搏、里程、定位、睡眠時間、運動紀錄等,在國內,宏碁、華碩、研鼎智能、愛克智慧等資通訊廠商投入,也逐漸出現精緻化的分類,如台灣國際航電推出運動族群專用的三鐵智慧錶、路提科技分析心律數據轉化成壓力指數等。

根據市調機構Juniper Research 去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健康穿戴式裝置在2023 年將成為「必須擁有」的健康照護,當年度市場規模更預計上看600 億美元。不僅傳統醫材廠商大舉進攻,國際消費性電子大廠投入健康的步伐也是越來越頻繁。這在近2 年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也可見一斑,像是Apple Watch 4 心電圖(ECG) 功能通過了美國FDA 醫材驗證,而去年通過美國健康保險流通與責任法案(HIPAA) Amazon 日前也新發表健康追蹤手環Amazon Halo

自主健康管理的多元模式

勤業眾信《2018 美國醫療照護消費者調查》也顯示,消費者追蹤自己健康資訊與健身資料的比例已經是2013 年的2.5 倍,顯示消費者逐漸適應穿戴式裝置,但同時,願意與醫材製造商共享電子健康資料(HER)者僅35%,過半數願意與醫師分享。但這也揭示下一步: 消費者個人如何處理、管理、分享這些數據?

台灣健保資料庫被譽為國家大數據的寶庫,2014 年健保署也推出「健康存摺」服務,讓就醫紀錄、檢驗結果與預防保健等資料更便於民眾登入查詢。遠距健康社群APPWaCare 我的健康社群」可串接多種生理量測數據與健康存摺,開發者吉樂健康資訊科技執行長潘人豪認為,除非是對自我體態有要求、重大疾病的使用者,否則健康數據對於一般族群的意義僅止於「不良生活習慣的結果」,而沒有更進一步的洞見。

但自主健康管理仍是不可忽視的趨勢,潘人豪從自己遠距關懷母親的經驗中發現「人不care 自己,但是會care 別人。」健康資料量測與搜集反倒成了遠距掌握家人健康與關心的話題。這也成為WaCare 近期尋求轉型的動力,從家人、照顧者對特定症狀的需求出發,在WaCare 平台上尋找到不同醫療專業者的諮詢解答。

社區成健康照顧新單位

目前全台數量超過8 千家藥局,堪稱最普及的醫事服務單位,不少藥局也關注到高齡化趨勢。其中,佑全保健藥妝近年以補助、薪水加給方式鼓勵門市人員受訓取得照顧服務員資格,更在雲林開設長照C 級巷弄長照站。

佑全也善用母集團優盛醫學的生理量測醫材與物聯網技術,今年底前將在全台25 家門市設置可量測血壓、血氧、體重、溫度、血糖5 1 健康小站,佑全保健藥妝& 健康人生營運部南區經理林帛縉說,讓過往個人購買單一量測設備的習慣,轉為可在藥局與社區共享量測設備的月費「測到飽」模式,藥師更能立即關注、提供諮詢,未來更將加入健康顧問角色,強化藥局對健康、亞健康族群的照顧功能。

國衛院群健所也積極研發社區健康的模式,鼓勵長輩走到社區使用可攜式量測設備,也加強人際社交參與,除了使用智慧系統平台紀錄量測資料,目前也記錄飲食狀況、希望未來提供營養、運動介入建議。群健所特聘研究員熊昭認為,穿戴式裝置技術已成熟,但目前缺乏商業模式,希望未來公部門、健康管理公司可成為營運單位。

趨勢:須翻轉照顧關係

在全台近350 萬的高齡人口中,失能者不到2 成,如何維持健康、亞健康族群的自主生活能力、延緩進入失能的時間點,一直是健康產業的關鍵,但這也與目前醫療照顧資源多投入疾病治療大不相同,仍有待產業資源分配轉型。

隨著穿戴裝置、資料搜集技術到位,如何喚醒使用者管理資料、積極尋求健康行為的自主健康管理意識則更為重要,這部分有待醫療、照顧專業服務打造新的合作與商業模式。

想實際體驗自主健康與延緩老化的產品,歡迎參觀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暨論壇

更多照顧科技內容,敬請參閱第9期創新長照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