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連線】日本連鎖長照機構住友林業看台灣市場:潛力無限

【日本連線】日本連鎖長照機構住友林業看台灣市場:潛力無限
2019/01/14

撰文:河內利成(《ĀnkěCare創新長照》日本特別特派員)/翻譯:李全賢

本次走訪日本大型連鎖長照業者「スミリンフィルケア株式會社」(住友林業)副社長福元均,針對長照業的經營管理現況、市場的發展趨勢及亞洲市場動向,做全方位的解讀及提供對應措施,值得參考及關注。專訪內容如下:


河內:設立老人之家有區域特定的數量規定或限制嗎?

福元:因各地方政府有各自的介護保險事業計劃,照護型的付費老人之家,每年有設立額度,各地上限不同。若額滿,只能選擇不受限制的住宅型付費老人之家或附服務高齢者住宅。

為什麼照護付費老年之家要設定額度?因為牽涉到很重要的付費金額及方式。例如選擇住宅型付費老人之家的入住者,若接受外部機構的訪問照護服務,其報酬直接付給提供服務的外部照護業者,即使入住者有照護保險金匯入也會轉到外部業者,服務費用1萬到20萬都有可能,基本上不會成為入住機構的收入。

但是,屬介䕶付費老人之家的機構是依據照護程度給予固定的金額,不管入住者有使用服務與否,金額全部定期屬入住機構收入,這對安定經營有很大的助益。

河內:有關入住機構的入住金、月付金、服務利用費如何設定跟計算?

福元:這牽涉到地點、硬體初期成本以及地區的行情,各有不同。月付費用包含了租金、管理費、餐食費、水電瓦斯費、櫃臺服務費等由入住者每月給付。

河內:台灣也進入高齡社會,不少人想投入這行業,該注意什麼?

福元:我以前參與過不少案例,也看過台灣、中國、海外許多機構機構的建案。海外事業主有做大事業的傾向,大規模建造投資也大,當然回收也多。這跟用預售一般建案是不一様的,若選擇預售,當建物完成時資金也大部分回收了。但照護事業無法預先銷售空屋,當建物完成,營運才剛開始,要達到滿住、滿床需要相當時間,也不知何時才可達成,導致充滿不安感,不論是在日本或台灣、中國都是一樣的。

在日本,機構標準在60至70床,中國10,000床?更大的也有50,000床,但那幾乎全失敗,為什麼?這問題很簡單!假設損益平衡點是70%,達到平衡點前要持續虧損幾年,即使達到損益平衡,那之前的虧損要多久才能填補回來?以日本的情況大概要13至15年,依企業規模約10年才能産出利益。因為建設費用等初期投資很高,這些費用如何細水長流的持續攤平成本,是成敗關鍵。

例如建造老人之家,日本的利息為近乎0,以25至35年的貸款初期費用可細水長還,但是海外的投資回收期間大都設在5至8年,否則投資家不會有興趣,是很現實的問題。除了大企業以外,很少能忍受長期赤字,也很難持續下去,很多台灣、中國的事業主還是以一般預售屋的觀念在思考,沒想過長期赤字的可能性。

河內:問題出在事業計劃的作法?

福元:事業計劃的製作必須倚賴有實績的專業人士才會成功,因為照護事業是困難的行業,要達到正常運作,需要不短的期間,而且要取得客戶(入住者)的信賴,他們才會安心住進來,否則經營會非常辛苦。為何信賴如此重要?因為他們得每天生活在機構𥚃,不可能像一般住宅不打招呼也無所謂,又經常跟服務人員一同吃飯,透過日常生活閒聊,從初戀到子女都不知道的事可能全部都知道。因此,機構提供的服務內容也是如此,比家人更知道入住者的秘密,不做到這種程度,無法取得信賴,這是最重要的「眉角」所在,也是其他行業所沒有的。若能取得信賴,建物不怎麼樣,有時客戶還是想住進來。

一般而言,如果能提供好又便宜的服務,且得到客戶的信賴,那麼,很多人寧可住在機構。不管規模大小,建立好的信賴關係都很重要,但是環顧產業裡,能得到如此信賴者的確很少。

河內:副社長對海外的長照機構很熟悉,日本的know-how能應用於海外的長照業嗎?

福元:在台灣、中國看到很多積極採用日本經營know-how ,相關的機器、照護用品、建物造法、內部的設計等硬體也跟在日本看到的很相似。

河內:副社長對於照護業往後發展有何看法?

福元:我本身也做過看護工作,現在從事經營管理,希望全世界的照護工作都能成為一種有魅力的事。

自已國家的老人由本國人照顧,這是本來就應該有的様貌。否則,存在於亞洲的大家庭主義制度也會消失。最基本的在家照顧是亞洲人一般的觀念,但現有情況已不太容許有那樣的環境,這現象在各國都可見。不只日本,中國也在一胎化政策下,一子必須看顧雙親,夫婦二人得照料4人,台灣也是少子高齡社會。因為缺乏照顧人力就找外國人看顧,是不應該的思維,應該擅用本國年輕人,只是因為沒有將這工作的魅力傳達出去,只給人危險、髒、辛苦的負面印象。

事實上,現在已非全然如此,善用ICT、IoT 、機器人提升工作效率,穿整潔的制服、研習各種技能知識、薪資也比一般事務性工作較好,這是可以當作一生志業來從事的工作,但卻難以增加人力。日本政府也採取一些措施,像是增加報酬,其他產業沒有這種支持方式,即便如此,還是不太被接受,這應該是既有刻板印象問題。

例如在螺絲工廠做多少有評價基準,但是照護工作換紙尿片就不需要,相較之下,那是一種對人的愛,能夠幫助多少,這才重要。在海外也是如此吧!受你照護的人對你說謝謝,他的家人也一樣,這是其他工作所沒有的。當然,這不像飯店工作能收到小費,但是能被人感謝的工作,我想應該是最棒的!

今後,機器人會普遍出現,希望從事這行業的人員也能有好的收入,讓他們覺得選對工作,就能幫助社會中的高齡者。若想讓年輕的優秀人才進入照護業長期工作,必須要下定決心,提供良好的機構、設施與環境。日本勞動力不足,只想找外勞,但印尼、越南也將高齡化,屆時去哪找人?因此,往ICT、IoT 、機器人發展才是實際的方法。照護業的商業模式也能形成商機,日本當初也不知道,結果現在成為一種產業,有市場,也有上市公司。現在的台灣、中國,都想建立一個有笑容的高齢者社會,那是要有方法的。在日本,就是大家所說的「區域整體照護系統」,這就是想讓高齡者多些笑容,因此,大家一起來做吧!

河內:對台灣的照護業有何看法?

福元:台灣對於外國人才的運用方式很不錯,日本現在才開始要引進印尼、越南的照䕶勞動人力,希望也能好好運用,這是日本應該學習、模仿的。另外,日本在照䕶產業這塊比較先進,也有很多方面可供台灣學習參考。特別是在ICT、IoT 、機器人等領域,台灣很有實力,或許能創造、開拓出不同於日本的照護道路。如果雙方能共同開發,那將更好,今後面對中國龐大的市場,台灣、日本的企業都將大有可為。但是要注意的是不希望存有過多美好的想像,誤以為這很好賺,這會帶來很大的風險。我覺得這生意是最難做的事業,金融業、建築業、不動產業有興趣者等不少,但是照護業比飯店業更難,不深掘、紥根是做不起來的,若不能認知這行業不同於其他事業,冒然從事,將會大大地失敗,加上這行業很廣,必須結合專業的行家才能提供高成功機率。

河內:這麼說來,想跟福元社長一起做事業的台灣企業會找上來。

福元:到時再說了(笑⋯)

延伸閱讀:【日本連線】專訪日本連鎖長照業者住友林業看自費照護經營趨勢


 

 

  • 福元均個人檔案

 

 

スミリンフィルケア株式會社(住友林業)董事副社長

經歷:介護產業開設、經營管理、顧問等,具備社會、醫療褔祉中心等實務工作經驗,曾任東京都福祉中心評價委員會委員。


日本面對高齡社產官學研民各領域業界,如何推動處理這前所未所的老人問題?這領域即廣且深,即複雜又專業,涵括官方政策方針、學術研究單位的調查驗證數據、產業的現況及發展趨勢、民間的社會需求等問題及現象。不僅是社會福利政策,也有產業實質運作的思維,更有高齡老化的迫切需求、在少子高齡化的背景下不同的要素,交織成長壽高齡的變奏曲。

台灣剛進入高齡社會快速的往超高齡社會邁進,日本的現象不久將在台灣社會上演,這是無法避免的現實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未雨綢繆提早準備是最可行有效的方法。

《ĀnkěCare創新長照》深入産官學研,邀請日本特派員河內利成帶回第一手日本經驗,走訪東京都板橋區專訪主管長壽福祉部門的推廣課長、高齡者專門醫院及長壽研究中心的事務管理課長、夢之園綜合照護中心的副機構長、大型連鎖老人之家的副社長等,從不同的視角跟作法來看社會整體的架構跟實際運作上有那些問題,值得我們學習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