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在地老化需社區醫療支持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在地老化需社區醫療支持
2020/12/31
作者/專欄

近來台灣的老化程度進展迅速,如何因應高齡長照成為重要課題。通常長者在進入長照階段前,會先有急性醫療的需求,之後逐漸變成慢性病,衍伸出長照的需求。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說,社區醫院有專業團隊,且位置鄰近社區,取得醫療資源便利,在社區生活圈可擔任醫療銜接長照的重要角色。

在醫療體系中,醫學中心位於金字塔的頂端,底部為社區醫療。而台灣的社區醫療包含診所和社區醫院,社區醫院將近370家,分布在全台200多個鄉鎮,是許多鄉鎮主要的醫療服務來源。

社區醫院除了提供急性醫療服務之外,病人出院後返家還有許多生活問題需要長照服務介入。朱益宏說:「我們常說,要讓長者在地老化,並不是只靠一位醫師或一位護理師就能完成,需要的是一整個團隊。」

他舉例,長照病人需要藥師整合慢性病多重用藥,諮商心理師關懷病人的精神層面,物理治療師或職能治療師協助失能者復健、復能,營養師調配均衡的飲食,語言治療師教導吞嚥訓練等。社區醫院本身就有不同職類專業人員可組成跨科別、多專業的團隊,讓民眾不用常跑大醫院,就能享有專業又便利的服務。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今年10月開始啟動衛福部國健署的計畫,以台中清泉醫院、永和耕莘醫院、竹山秀傳醫院、嘉義陽明醫院4家作為高齡整合照護(ICOPE)( 註) 示範醫院。不僅呈現長照與醫療如何銜接,也希望將相關模式推廣到更多社區醫院。

朱益宏認為,未來長照應該發展為「在地生活圈」模式,避免到大醫院候診大排長龍、一號難求,看診時間卻只有3至5分鐘,也能大幅節省家屬請假陪病和交通往返的社會成本。當然,社區醫院也要努力建立貢獻於社區的專業特色,讓在地民眾使用時更有信心。

註:「高齡整合照護指南(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Guidelines, ICOPE)」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為了達到「健康老化」,以社區為基礎,發展以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服務模式,並提出「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包含認知功能、行動功能、營養、視力、聽力和憂鬱6項評估。

文/趙敏

更多照顧科技內容,敬請參閱第10期創新長照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