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跨團隊整合 擘畫長照藍圖

臺北市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跨團隊整合 擘畫長照藍圖
2020/12/31
作者/專欄

臺北市的老化程度是六都之最,截至今年8月,臺北市老年人口超過18%,解決長照需求已是必然,更重要的是機動調整政策,將資源用在刀口上。

曾任臺大醫院副院長的臺北市衛生局局長黃世傑,在管理上相當有一套,臺北市長柯文哲2014年剛當選市長,就任命他為各局處的指導老師。他將企業常用的「策略地圖」、「平衡計分卡」與「精實管理」概念,導入政策訂立、執行與效益評估,把複雜問題拆解成各項解決策略,再納入不同單位擬定專案來實踐。

從衛生局每次會議前提報給局長的進度報告格式即可看出端倪,必須簡明扼要列出「列管事項、待辦問題點、進度狀況、負責人」。藉此,黃世傑得以全盤掌握各項長照事務,協助同仁解決問題,而執行細節就交給專業部門發揮長才。

面對跨單位整合的長照政策,則透過業務聯繫會議、雙首長會議及長期照顧委員會議來協調,滾動式調整長照政策。除了跨局處合作外,今年也整合中央與地方的長照資訊平台,長照業者與政府同仁透過單一系統,可取得長照所需資訊,不僅增進行政效率,還能將資料做大數據分析,輔佐決策參考。

台北市長照 - 創新長照雜誌
臺北市衛生局局長 黃世傑 圖 / 簡鈺璇

積極籌設住宿機構

透過資訊系統整合及效率管理,便能掌握長照資源的分配,布建住宿式機構就是第一要務。根據衛生局推估,目前臺北市尚缺5,663個住宿長照機構床位。黃世傑坦言,臺北市土地取得不易、租金昂貴及住宿機構鄰避效應都是阻礙因素,目前已整合相關局處,努力盤點市有閒置空間、校園餘裕空間與公共住宅基地,或藉由北市都市更新地區的容積捐贈地,找到適合籌設的土地,加快機構的布建。

目前衛生局已於北投區、信義區及文山區規劃設置長照服務設施;社會局建置東明住宿式長照機構、北投奇岩長青樂活大樓、青年公宅內住宿長照機構等。預計在2023年完工800多床,並持續展開布建計畫;民間部分已申請長照機構籌設者有400多床。

台北市長照 - 創新長照雜誌
石頭湯開設社區復能課程。圖/臺北市政府

開發社區復能服務

2017年長照2.0上路之際,臺北市也在各行政區推動「石頭湯計畫」,布建12個實體據點,由民間社福機構提供長照諮詢、居家服務、居家復健、居家營養與居家護理等多元、一站式服務,但隨著民眾的使用習慣改變、社區照顧據點增加,近年石頭湯也逐步轉型。

黃世傑表示,發掘銀髮族潛在的照顧需求,轉介至既有的石頭湯據點。臺北市衛生局研究後發現,個案的復能需求大,但在3個月或12 次居家復能結案後,轉至社區照顧據點持續參與日常功能訓練的比例偏低,因而在今年開辦「優化復能社區版」。

北市府投入經費,派駐物理與職能治療師在石頭湯場地開設復能課程,讓長者順利從居家銜接社區運動及復能指導,不僅促進社會參與,也達到長照資源妥適利用與整合規劃的效果。計畫開始不到1年,已辦理560多場次,服務人次達4,700人次。

智慧客服 讓長照用得到

為了有效推廣豐富的長照資源,臺北市衛生局開發智慧AI客服,民眾加入官方帳號好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找小照了解長照」,用動態問答快速掌握訊息,還能24小時「線上申請」長照服務,增加服務申請的便利性。

「長照就是要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年逾70的黃世傑有感而發地說出自己心聲,也是他推動長照的初衷,透過堅實與效率的執行策略,創新照顧模式正逐漸開花,盼能發展以民眾需求為導向的多元服務,提升都會區長照品質。

更多照顧科技內容,敬請參閱第10期創新長照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