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身障服務開始投入社會福利的伊甸基金會,近年在東台灣也延伸投入新住民、長照等服務項目。伊甸基金會宜花東區區長夏靜漪 18 日參與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主辦的「2021長智論壇」,「讓長輩、子女都有工作機會,有能力在社區成為力量,就能夠勇敢安老,不擔心高齡社會的來臨。」夏靜漪以台東長濱為案例,分享如何以「社區」為單位實踐小規模照顧系統。
本身具有景觀設計、護理雙專業的夏靜漪,2011年接下宜花東區區長一職,一開始關注不少新住民背負沈重的經濟與照顧壓力,因此與擅長「足部按摩」的台東長濱天主堂神父吳若石合作,協助在地新移民學習並取得按摩證照,有越南新移民藉此技能可獨自撫養兩個小孩、買房,這也讓夏靜漪非常欣喜,「把資源對位子,就能支撐自己,也減少一個需要幫助的家庭。」
偏鄉長照需求各有不同
台東長濱的高齡人口已超過20%,提早步入超高齡社會。其中,位處海岸山脈的「南溪部落」,距離長濱大街來回就需要2小時、抵達台東市更需要3小時車程,光是送餐服務就相當困難,更遑論交通服務。「一趟出去就一整天,超級虧本。」夏靜漪解釋,偏鄉長照成本太高,在目前長照2.0鼓勵論量支付、強調規模的政策走向,服務可近性更低,造成許多長照資源偏鄉長輩無福享用。
但同屬偏鄉、鄰近高冷蔬菜經濟產區的宜蘭大同,高齡人口則不到10%,家庭型態與多獨居長輩的長濱大不相同,高度需要喘息服務,這也顯示長照服務難以一體適用。
長濱獨有的小規模社區照顧藍圖
2014年,伊甸基金會開始一步步規劃長濱的社區照顧藍圖,隨著長照2.0上路,不少服務資源注入,其中長濱鄉第一間日間照顧中心「耆福綜合式長照機構」,便是由因少子化而廢校的忠勇國小改建而成,目前可提供居家、日間照顧以及喘息服務。
而以「社區不老、勇敢安老」的理想目標為核心,伊甸目前發展出的服務相當多元,包括獨老送餐、共餐、交通服務、復能運動中心、輔具站、失智據點、到宅沐浴、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等,不僅強調與文化連結的活動設計,去年也開闢「不老農場」,希望藉由熟悉的農作找回長輩的認知能力。由於偏鄉醫療資源匱乏,伊甸去年5月也與台東都蘭診所設置「巡迴醫療點」,過往長輩得等上好幾個月才能去一趟大醫院,如今藉由定期巡迴、居家醫療,可以及早介入延緩失能。
夏靜漪認為,在發展途中看見長輩的需要,才一一發展出這麼多的服務項目,如今服務的個案數超過250人。去年也爭取到大型巴士的補助,可以每週帶長輩離開部落走走。
除了長濱,伊甸近年也積極在宜花東區各地拓點,如宜蘭頭城、茂安都正在籌設小規模多機能,並努力培育當地青壯年成為照顧服務員。
「不同(生命)階段的長輩都能獲得照顧與支持,是比較完整的社區照顧模式。」夏靜漪認為,小規模的好處是服務可近性高,每位長輩獨有的需求也更能被看見,她更強調,此一模式不只適用於偏鄉,在都會區也相當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