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近桃園火車站的和頌住宿長照機構,不僅簡約而時尚的外觀常被誤認為飯店,內部更有寬闊並大量使用防焰材質床具的空間,採用檜木內裝的電梯香氣怡人,過年時端出龍蝦、烏魚子等菜色,各種「重金」投資毫不手軟。
「在這裡,住得比家裡還舒適、吃得還更好,長輩才會覺得孩子孝順。」和頌董事長簡妤娟道出這份苦心背後的細膩。另外,和頌還有一項十分寶貴的優勢,是簡妤娟懷抱著堅定的革命精神,經過無數次拜託,才終於讓擁有超過40年專業護理經驗的執行長陳麗娟點頭,答應返台加入和頌。
藉由國際貿易累積不少財富的簡妤娟,自小便立誓於50歲後回饋照顧台灣的長輩,因此力邀她在台北市私立康寧高級護理助產職業學校護理科(今康寧大學)時期護理啟蒙的老師陳麗娟,將在美國醫護領域的專業經驗帶回台灣,兩人一同投入建築設計、營運規劃、並至美日澳等國參訪與學習,這一場專業照護的小革命,醞釀超過5年。
別人不收的 我們照顧
從去年2月開業至今,和頌的住民編號已來到54,不過現有住民僅30人,其中落差來自於許多長輩都「回家」了。
「躺著進來的,我們讓他坐起來;坐著進來的,我們讓他站起來。很多住民回家那天,都是走著出去的。」陳麗娟直率地說,和頌的理念就是要顛覆入住機構不可逆的迷思。為了讓長輩「越來越好」,協助長輩自立支援、由口進食,想回家的長輩,更要練習上下樓梯、善用單手拐杖,將「回家」當成重要訓練目標,做足功課。
「別人不收的,我們收。」簡妤娟很快就找到和頌的定位,作為市場的新進者,和頌確實接手不少其他單位眼中的「麻煩」個案:體重過重、多重慢性病、傷口難以照顧、多重管路、失智、重症術後等。想要達成理想,不只倚靠如家的照護環境,更需要堅實的專業照護技巧與設備才能落實。
對照護人力的革命
在台灣護理學校任教、美國醫院與長照單位執業近40年的陳麗娟,宛如一本行動式護理百科全書,每天身體力行地帶著機構護理師照顧傷口,提升護理專業判斷與處理,以專業知識培養種子部隊。而為避免第一線的照服員發生職災,機構內不僅有許多輔助設備,也從基本的移位技巧教起,讓照服員不需再戴著護腰上工。
另一項和頌專注培養的能力,則是「對問題的敏感度」。簡妤娟舉例,當長輩發生嗆咳,除了進一步的檢測,也藉由觀察調整飲食質地、提供介護飲食,輔以健口操、口腔按摩等積極介入。
簡妤娟發現,照服員過往不敢擔負責任,而養成保守、被動的思考模式。「我們要讓大家在工作場域安心,讓他們在嘗試的同時,知道背後隨時有人支援。」從開業至今,簡妤娟跟陳麗娟兩人都住在機構裡,即便半夜也能隨時協助。
「鈔票數錯可以賠,生命是賠不起的。我對照服員也是要求態度嚴謹,有多一點用心,後面結果也不一樣。」陳麗娟說,即便已有不少資歷的護理師、照服員,來到和頌,面對專業、觀念的顛覆,也像是重新學習了一次。
而不僅讓專業人力做好準備,和頌對於入住家屬也有篩選的高標準。選擇入住和頌的家屬,都必須跟陳麗娟面談2小時以上,為的是讓家屬期待與和頌照顧成果能相輔相成。
種種高標準的創新革命,也讓和頌不靠行銷,卻默默成為口耳相傳的好口碑,也讓行政院長蘇貞昌帶領團隊前來參訪。
預想完整老化照顧方案
以住宿機構為起點,不僅照顧住民,和頌更肩負起整個家庭的照護重擔,但機構畢竟容量有限。回歸到照顧長者的初心,簡妤娟的藍圖已經如火如荼在展開,和頌正在規劃日間照顧中心、居家護理所、體適能中心,甚至包括安寧療護,從健康到臨終的人生照顧,和頌提供讓家屬最安心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