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廢棄的拖吊場變成了高齡服務的實驗基地?屏東畢嘉士基金會的永大樂林居,藏身在2公頃綠意盎然的公園裡,一群長輩分享用餐、運動健身,組舞團、讀繪本,學習新知還可以服務社會。他們不只是被服務者,也是行動者。透過社會連結與服務,長輩可以過得更健康,打造預防照顧的新據點模式。
用空間創造關係發展照顧
屏東早在2015年就進入高齡社會,走在全國長照政策之前,畢嘉士基金會接手屏東縣政府整修過的場地,設立「永大多元照顧中心」,連結屏東基督教醫院及企業資源,推動社區力量的照顧服務,2016年5 月對外營運。前棟「樂林居」提供長輩健康促進的樂齡活力站,後棟「安康園地」日照中心則是針對失能、失智長輩設置的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
「用設計打破隔閡,」畢嘉士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珍指出,因為看見高齡者不同階段照顧需求,永大提供健康促進、日間照顧、居家服務、臨時短期住宿、到宅沐浴及送餐服務。
除了鼓勵樂林居長輩到安康園地擔任志工,讓安康園地的長輩自由參加樂林居的各式活動,為無法走出社區的長輩,提供洗澡、送餐等居家服務,「用空間創造關係,用關係發展照顧,在照顧中持續創新。」會員俱樂部的創新服務鄰近空軍國宅,樂林居採會員俱樂部經營模式, 年滿55歲就可申請入會 。每月收取50元會費,雖然費用不多,「因為有收費,他們來使用才會珍惜,」周文珍道出她的堅持。
樂林居提倡運動健身,很早就從國外引進6台體健機台,提供長輩個別化運動處方。而服務持續創新,2021年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推出高年級體育課,每個機台旁邊都有運動指導員陪伴,結合機台客製化強度訓練,讓長輩運動安全、有趣又有效。不僅鼓勵會員運動,也培訓會員成為體適能活動指導員,至社區據點服務其他長輩。「運動要有樂趣,隨著運動時間有強度推進。」周文珍發現,長輩看到數字就能理解身體年齡與實際年齡的變化,引發運動的動機。
投入事情是延緩退化的策略
「投入在一件事情上,才是健康促進或延緩退化的一個策略。」周文珍指出,預防失能或健康促進不是只有毛巾操或共餐活動,而是讓長者可以投入想做的事情,實現想過的生活。永大樂林居雖不在巷弄長照站體系中,但推動社會參與及健康促進的腳步從不停歇,組成潮齡舞團,團員從16到75歲橫跨老中青三代,共融互動共同學習流行舞蹈。
除了舞團,樂林居也跟繪本服務團隊、後青春繪本館合作招募和培訓「繪本行動員」,中高齡學員成了行動員,到社區講繪本給更多老人聽,其中一位繪本行動員以前是國小老師,想當志工卻到處碰壁,現在不僅能發揮所學,到社區說故事還能有收入。
「不是來這邊接受服務,而是創造服務或為別人服務,」周文珍也希望改變服務的觀念,讓長者自立參與,就連旅遊活動也是讓熟齡學員規劃,主導「生活遊學團」出遊行程,學會查詢景點、規劃行程,基金會工作人員都退居幕後。報名遊學團的長者還得出示證明,包括完成上課或自主揪團運動,鼓勵會員參與課程,交朋友,並養成運動好習慣。
主動與社區連結長出照顧力量
飲食是人際互動重要的潤滑劑,提到共餐,永大樂林居設有「饗樂餐廳」,2017年開張,設計台式地中海餐食幫助預防失智症。把長者當成用餐的顧客,每餐收取65元,周文珍說:「先把長者當成人而不是老人,更何況他不是病人。」多元樂齡樂活課程與體健運動結束後的會員,同桌共進午餐話家常,一頓飯吃得營養又交心。
除了共餐,永大也供應鄰近社區訂餐及弱勢送餐服務,每月供餐量約2,000份。一位77歲志工曾負責送餐給50歲失明的社區居民,周文珍說:「這送的不只是一份餐,更是一份暖心問候,同時創造長輩為社區服務的一個機會。」
「把服務框限住,就沒有創意,就不會有在地化!」對於樂林居的創意,周文珍顯得相當自信。從預防照顧到失能照護,串聯居家到社區,永大持續靈活創造服務的多元性,也凸顯預防照顧服務串接整合的可能。
更多照顧產業訊息,敬請點此訂閱創新照顧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