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2年,2021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在開幕首日籌辦第四屆高齡友善住宅論壇,探討相關營運模式的建構及未來可衍生的新生活服務產業,期許高齡友善住宅成為「日常生活的標準配備」。
「感謝侒可,四年前就把高齡照顧結合創新!」為論壇拉開序幕的引言人、台灣高齡產業創新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林博文談到,其實台灣有很多準公共資源,未來可應用在高齡社會,而侒可為台灣社會提出新的解方,幫助政府了解有哪些方式可以著手從產業界發展。
林博文觀察到,高齡友善住宅論壇今年是第四屆,大家開始逐漸有更多共識,透過論壇能讓大家更了解脈絡,並匯集各方意見、行塑明確方向。在政策定位上,高齡友善住宅是「產業」,必要五大條件為:物理空間、生活機能、健康照護、社會關係、學習資源。他向大家推薦這次展覽,讓台灣創新照顧的輪廓更立體,也將產官學做連結。
「人老跟屋老」創造改造需求
從政策面切入,內政部地政司長王成機拋出「高齡友善住宅服務發展之前瞻思維」。他提問,不僅台灣邁入高齡社會,房子超過30年的屋齡佔總體的一半,現階段「人老跟屋老」如何去經營服務老人的住宅?事實上,相關問題都是居住正義的一環,以政策上的解方為例,營建署今年執行包租代管第三期,加入「樓梯換電梯」的補助項目,解決長輩行動不便的難題。
王成機表示,包租代管實行三年多,目前已經有1,100家包租代管業者成立,這些業者要考試還要上課,參與人數超過1萬人以上,這些就是專業化的展現。他建議大家都可以到展覽一樓會場逛逛,就能了解到租服業不是只聚焦於房子,現在是整合的時代,要把軟體服務都導入。王成機坦言,政府提供經費政策,鼓勵業者盡量去衝。
住都中心穩定招商中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代表林啟賢以「中央新解方:兒福中心新模式」為題開講。他表示,國家住都中心使命與目標,是推動住宅及都市更新政策,促進居住環境改善,提升都市機能,增進公共利益,達到都市永續發展目標。針對公辦都更議題,林啟賢列出今年度的三個案件做說明,其中「南港玉成」已招商完成,「兒福A1」正在招商評選,「新竹建功」則著手進行招商整備。
有關現況課題,林啟賢以信義區為例說明,該區30年以上老舊建築達70%以上,呈現「高齡人口+高齡房屋」的環境,而住都中心將負責建構全齡生活圈。目前規劃,由「住都中心」與「出資人」之產權分別登記,承租人簽訂租約營運20年,其中全齡出租住宅至少達住都中心分回產權之70%。經營管理的部分,全齡友善住宅至少提供總房數60,供家中65歲以上可自理的成員入住。
「家」的多功能跳脫想像
曾參與籌建雙連安養中心並連續六屆榮獲老福機構評鑒優等獎的三尋企業有限公司總顧問蔡芳文,在論壇中分享「高齡友善住宅營運模式」。他以長照2.0社區及居家式服務--雙連新莊社福中心、多層級連續性照顧機構--雙連安養中心,以及多元智慧健康樂齡住宅--日初不老莊園作為範例,講解高齡友善住宅開發定位和營運模式。蔡芳文以圖表分析,「符合顧客需求」就是營運成功的關鍵因素。
合勤共生宅董事長李柏憲介紹了令人自豪的銀髮住宅第一品牌「合勤健康共生宅」,有別於一般居所,團隊用心設計闔家歡樂的活動,舉辦了屋頂市集、裕隆友善小旅行等。合勤的核心理念與目標,是希望實現高齡者原居安老,打造無須擔心生活、共學共融的幸福之家。李柏憲強調,建築力互利共生、共生圈系統整合、開放性通用設計、多元性永續經營,是進行建物規劃時四大要點。
綠色首都在台灣重現
提到「ESG社會變遷中的企業責任」,亞洲健康智慧園區董事長彭培業分享,台灣房屋集團因應氣候變遷植樹造林一萬株之後,服務高齡化趨勢,擘畫亞洲健康智慧園區時,在佔地6,000多坪的(建地),規劃出60%以上的面積用來植樹,創造出一個3,600坪的療癒園林。他表示,團隊是想用這樣的試點喚醒社會共識,如同歐洲「綠色首都」所言:人類有權住在健康的空氣與環境中。
借鏡日本高齡宅營運
創新長照經營管理協會秘書長黃毓瑩以專業角度,借鏡日本發展,分析日本附服務高齡宅營運模式。其中「附服務」項目包含:情況掌握和生活諮詢、96.3%提供餐飲、49.4%提供長照、8.5%被長照保險指定之特定設施居民的生活照料。另外,她也提點三大營運風險要注意:收入風險(服務業者與業主協商降低租金)、接手風險(設施原始空間不見得適用)、管理風險(需有管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