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如何面對高齡者的照顧需求及浴廁功能設計成為關注重點。台灣衛浴文化協會於12月13日在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中舉辦「超高齡社會的良『廁』妙計」,吸引眾多產業專家、學者及設計從業者參與。研討會中強調,面對高齡化挑戰,跨域整合顯得尤為重要,透過政府跨部門合作,以及建築、設計、醫療及長照等專業人士合作,才能共同打造符合高齡者需求的友善浴廁環境,提升生活品質與安全性。
台灣衛浴文化協會理事長林錦堂、前理事長黃世孟、監事江哲銘與許華山,以及理事蔡錦墩均出席活動並致詞,指出高齡友善浴廁設計不僅對提升高齡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同時也是實現ESG永續發展中社會責任的重要一環。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專任副教授李東明以「超高齡社會的長照趨勢」為題,深入探討未來長照服務的發展方向及浴廁設計的相關需求。他介紹了日本福祉住環境制度,透過建築設計、醫療照護與輔具資源的整合,全面改善高齡者的住宅與公共空間環境。此外,該制度設計了福祉住環境協調員制度,作為跨領域的協調橋樑,從生活者的視角出發,涵蓋空間規劃、輔助設備配置及都市計畫等面向,並結合介護保險等資源,為高齡者提供更完善的支援體系。
李東明針對台灣目前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範中的衛浴空間進行檢討,深入研究廁所與浴室的空間設計,包括輪椅迴轉半徑、輔助人員進出動線及門扇形式等關鍵要素。他建議,設計應全面考量高齡者的安全需求與便利性,從細節著手,打造更友善的使用環境。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陳振誠則表示,建築與衛浴產業在實現ESG永續目標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面對高齡化帶來的多元挑戰,衛浴環境需在維護健康與安全品質的基礎上,納入永續經濟活動的核心思維,從新建案、舊建案到不動產交易全面導入相關標準。他建議台灣衛浴文化協會可制定技術規範,以有效降低環境風險、提升健康舒適性,推動衛浴產業與ESG目標深度連結。
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李美慧則探討科技如何運用在如廁及衛浴設計中,為高齡者帶來更高的便利性與安全性。他表示,透過環境改造與智能化技術的結合,不僅能降低居家意外傷害風險,亦能提升高齡者的生活安全與便利性。例如智慧通報系統可即時傳遞意外訊息,縮短救援時間,確保危機處理的效率。此外,針對高齡者的日常生活結合環境偵測與個人化設計,也可促進身心健康的全方位支持。智慧科技的導入,不僅為居家安全提供保障,更帶來兼顧功能性與舒適性的未來衛浴環境。
福樂多醫療福祉事業總經理蔡俊明表示,隨著老年人口快速增長,未來的照顧需求將顯著增加,現有長照機構數量難以滿足,在宅安老為主流趨勢。他以大量案例分析說明台灣浴室設計普遍對年長者不友善,導致長者跌倒風險高,進而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導致臥床。
蔡俊明借鏡日本經驗,分享日本在 25 年前便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和建設,透過跨界整合,打造友善高齡的居家環境。特別是廁所的部份,使用免治馬桶、扶手、可升降的洗臉台及方便照顧者使用的設備,讓高齡者能夠安心自在使用;並積極應用科技,例如利用 AI 偵測長輩在廁所中的安全狀況,並開發輔助設備以減輕照護者的負擔,提升照護效率與品質。他強調跨領域整合的重要,表示藉由醫療、建築及長照相關設備等不同領域的專業者共同合作,才能真正為高齡者打造友善的浴廁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