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產業大整合|科技篇:從資訊化邁向智慧化  智慧健康 照顧產業大未來

照顧產業大整合|科技篇:從資訊化邁向智慧化  智慧健康 照顧產業大未來
2021/12/27
作者/專欄

未來預想圖 打造智慧長照王國

台灣已邁入5G新時代,AIoT應用更多元與即時,照顧科技朝多功能融合發展,未來一顆感測裝置可同時蒐集生理與環境數據,一塊平板在系統平台檢視所有機構與住民資訊,一個按鈕按下則整合系統執行自動化連續性照護服務,建立不同的多元智慧照護解決方案,打造智慧照顧機構,讓台灣成為全球智慧長照典範。

隨著科技不斷推陳出新,照顧科技百花齊放,不僅協助照服員簡化照護工作,提升照護品質,管理者也透過數位化資料設計合適的管理方針,加速照顧服務進入資訊化時代。

而後疫情時代,照顧產業科技化態勢更為確立,科技業者設備、系統、平台之間相互串聯合作,開發新興照護科技應用,正打造國內獨特的智慧健康照顧產業生態鏈。

科技與照護跨域整合 

台灣即將在2025年迎接超高齡社會,老人照護需求激增,但少子女化卻突顯照顧人力缺口困境。根據國發會推估,2020年每位老人由4.5個青壯年來扶養,2040年則為2位,直到2070年便僅剩由1.2位青壯年負擔,未來年輕人已明顯無法負荷照顧龐大老年人口的重責大任。

面對沈重照護壓力,如何突圍?科技大老提出解方,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以「新微笑曲線」跨領域整合思維,從共享經濟到落實體驗,站在照顧服務立場借重科技共同研發智慧照護科技,不僅提升長者生活品質,也減輕照護負擔。施振榮進一步指出,未來照護需求有成千上萬種情境,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才能抓住重點提供照護服務,若不用AI解讀很難掌握長者需求。

未來照護需求有成千上萬種情境,若不用AI解讀很難掌握長者需求。(圖片來源/freepik)

要發展AI在智慧照護應用上,施振榮指出,在開發AI應用過程發現,醫院資料庫擁有許多適合的資料,而且也投入很多人力在開發AI模型,這是開發AI應用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則需要臨床試驗認證此模型有效性,第三階段是落地推廣。未來若能輸出國際市場,從事跨國照護服務,讓台灣經驗成為提供全球高齡需求解方。

高品質資料庫建立數位照護

根據KPMG安侯建業《2021年科技醫療投資調查報告》指出,台灣企業認為未來3年最具潛力發展領域前3名是「健康照護」、「遠距醫療」與「醫療檢測」,分別是39.71%、32.35%和30.88%。主因正是近年來科技公司與醫療系統合作,加速數位醫療、AI與研發的創新,尤其COVID-19疫情推波助瀾下,檢測應用與技術、數位健康與遠距醫療都大幅成長。

KPMG安侯建業健康照護與生技產業服務團隊主持人蘇嘉瑞認為,台灣擁有優秀資通訊、製造業與醫療技術,再加上健保資料庫已經是健全完整的高品質電子資料庫,對於發展數位照護是很適合的環境,未來將以更多的科技賦能在照護服務上。

導入智慧科技 提升照護技術

導入智慧科技的照顧機構越來越多,目前約有5~6成照顧機構使用系統平台來管理,清福養老院院長陳意千表示,科技協助了照服員在照顧現場的工作,甚至部分較危險或單一重複性工作,借助科技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例如導入消毒與送餐機器人提高機構例行事務的效率,並節省寶貴的人力資源。

清福養老院近期也導入電子白板系統,一目了然呈現每家照顧機構的一天照顧服務工作、長者就醫或家屬探視安排時間等,猶如清福的照顧管家。不僅如此,更引進AI機器人成為陪伴長者的工具,像是與失智長者彼此互動的凱比機器人,它能藉由簡單遊戲與對話方式提供認知訓練。

照顧機構開始引進照顧機器人,陪伴長者並提供認知訓練。(攝影/黃泓瑜)

陳意千強調,藉由科技讓資訊與流程透明化,照服員隨時檢視工作內容,在時間管理更精準,減少繁雜行政工作,讓照服員能夠回歸自身專業,更多時間提升照護技術,管理者也透過資料治理來提高機構品質。

AIoT照顧科技主流

AIoT在照顧機構應用五花八門,是初步投入照顧領域者可切入的應用。元創電子總經理林森楠表示,AIoT應用可偵測呼吸頻率或行動追蹤,轉換成睡眠與活動資料,對於照顧服務更有意義,這些資料可間接來檢視長者飲食或藥物療效對生活作息的影響,進一步設計適合照護方案,讓科技增加更多價值創新的應用。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16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