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照顧新局|李玉春:疫情帶動創新服務 長照發展進入體檢期

後疫照顧新局|李玉春:疫情帶動創新服務 長照發展進入體檢期
2022/02/09
作者/專欄

COVID-19疫情衝擊全球,根據OECD資料顯示,長照機構染疫致死比例佔總死亡數4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專業長照碩士學程主任李玉春提到,據國外經驗,長照機構越早有感染管控意識並及早準備,確診死亡機率相對降低。另外,法國、英國等國家在疫情期間挹注長照機構經費資源,確保機構有足夠照顧人力,都可降低染疫風險,也是疫情學到的經驗。

此外,「孤寂感」也成為疫後全球必須面對的新社會及心理問題。李玉春認為,預先做好健康促進、疾病管理、食衣住行等全方位、系統性的規畫。一旦疫情再起,就能從容面對,服務不再侷限實體,可藉由遠距視訊、電話等工具,解決醫療或長照中斷的困境,政府也能透過徵用有線頻道等多元方式將關懷送到家。她更建議,政策應思考將疫情誕生的創新服務項目納入給支付與補助的可行性。

雖然台灣防疫奏效,面對來勢洶洶Omicron新型變異株,「平時就是戰時,要保持警覺心!」李玉春語重心長提醒,長照機構是人與人高密集接觸的服務,應加強工作人員感染管控教育及危機處理能力,即便打完2劑疫苗,也千萬不能小看戴口罩及個人防護的重要性。

長照進入盤整期 需求導向創新服務

「市場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開拓市場也是必然,有好的檢討才有可能起飛。」長年研究長照發展的李玉春主張,2022年視為一個檢討期,政府加強管理及監督的力道,逐步檢討長照給付及支付基準。

對長照業者來說,正好也是儲備下一波擴張量能好時機,李玉春建議,從服務的完整性、品質管理到服務創新全面反思,檢視服務是否「被需要」才具競爭力優勢。

李玉春認為,2022年對政府及照顧業者來說都是一個檢討、盤整的好時機。(圖片來源/Pixabay)

邁向2025年超高齡社會,李玉春觀察,台灣長照將面臨財務、服務體系、人力與教育3大挑戰:

挑戰1、長照2.0財源需健全穩定:綜觀台灣長照發展趨勢,李玉春指出,長照10年計畫推動多年,近2年開始大幅成長,政府挹注大量經費後,帶動大量長照業者投入,服務使用者及長照人力也大幅增加。

2022年長照預算編列600億元,相較於2021年50億,一年增編550億元。目前長照基金是以遺產及贈與稅、菸酒稅,及房地合一稅作為指定財源。李玉春認為,單靠政府財源有限,及早開始研議長照保險制度的可行性,以提供更充足穩定的財源。

挑戰2、精進服務體系調整支給付制度:健康老化下,不可避免仍有住宿式機構照顧的需求,李玉春提到,目前住宿式機構未納入長照2.0 支給付,不利產業投入經營且整體品質難以提升。因應長照服務的個別化差異,長照服務體系發展下一步如何求精?

李玉春也建議,未來朝「復能」優先、「包裹式支付、論質計酬」的方向滾動修正,保留服務單位照顧計畫及支付制度的彈性,設計給予服務單位協助個案功能改善的獎勵誘因,藉機也能達到提升品質的目標。

挑戰3、中高階長照管理人力與教育培訓:長照人力長期不足是產業發展的痛點,李玉春認為,薪給制度、升遷管道及成就感是影響長照人力留任的重要關鍵。近年長照相關系所也陸續設立,持續培養基層服務人力。李玉春建議,台灣的學制設計可參考國外接軌產業模式,學生修課2年後先進入照顧服務,後續再協助銜接專業課程取得專業學位。

「未來中高階管理人力應該要有正式的教育,各行各業專業人員經過系統性訓練,讓整個長照質變。」李玉春提到,長照不僅止於照顧,包含預防保健、疾病管理、就醫、長照生活科技應用等面向。她目前任教開設的跨專業長期照顧與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就是期待透過完整教育體系培養管理人才,看見個案的需求,想辦法做連結,發揮跨專業整合的能力。

李玉春強調,打破專業藩籬,以個案為中心,朝幫助個案提升生活品質為共同目標。擬定照顧計畫,除了現有長照給付項目外,食衣住行等生活相關需求應納入完整評估,長照產業生態圈的輪廓自然清晰可見。

「未來中高階管理人力應該要有正式的教育,經過系統性訓練,讓整個長照質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專業長期照顧與管理碩士學位學程主任-李玉春

 

《2022 後疫時代的照顧新局-跨域專家的主張》數位專題馬上看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17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