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照顧新局|余尚儒:疫情加速遠距醫護 照服員成為醫養連結要角

後疫照顧新局|余尚儒:疫情加速遠距醫護 照服員成為醫養連結要角
2022/02/10
作者/專欄

COVID-19疫情拉開人與人的距離,加速遠距醫療,確保醫養兩端順暢至關重要。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認為,政府推動Person-Centered Care( 以「人為中心」的照顧),居家醫療和同為服務提供者的長照產業都應著重「個案在哪裡、服務就在哪裡」。後疫時代,「照服員」正是醫療、長照和個案3者之間的連結要角。

疫情期間,居家服務的個案若有需要,照服員仍每天到府服務,訊息都會回傳到余尚儒的手機裡。他認為,醫療端首重選擇「對的照服員」,心態開放、願意了解並承擔資安風險,才是值得合作的對象。如果照服員都不肯和醫療端或其他長照單位聯絡溝通,損失的將會是被照顧者。

此外,醫師可透過健保雲端看到個案的就醫資料,卻無從了解長照資訊。至於醫養的銜接點,比如長照體系裡,究竟由誰負責跟醫師聯絡?從來沒有被定義和賦予這個角色。余尚儒提到,目前制度上未有正式完整的合作規範或機制,政策還可以再進步。在宅醫療、長照和遠距也能整合出國家隊,政府和產業界可定期舉辦研討會,像日本也有這樣的
智庫。

「大家要慢慢熟悉遠距照護模式會遇到的問題,相關法規跟制度的鬆綁值得研議。」余尚儒點出,整合資訊不難,重點是法規上應該採取知情同意的方式,由醫、養、個案3方共同承擔資安風險,以追求更好的照護品質。

後疫時期,採取實體跟線上醫療並進,中間透過人際網絡。系統越穩定成熟,人際關係越好,接軌就越完整。

以「人」為本 醫養服務跳脫時空侷限

「產業的需求要跟著人。」余尚儒以伯拉罕原鄉長照基地為例,陪同住院、出院服務就是真的跟著個案在移動。現在的老人家跟10幾年前不同,許多退休銀髮族會四處旅遊,也有候鳥型老人會每3個月換一次居住縣市,固定據點式服務已無法滿足長輩需求,這是很重要的未來產業走向。

「『照服員』在後疫時代正是醫療、長照和個案之間的連結要角。」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

 

《2022 後疫時代的照顧新局-跨域專家的主張》數位專題馬上看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17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