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乃菁專欄】長照教育訓練課程的建議

【陳乃菁專欄】長照教育訓練課程的建議
2022/03/11

隨著長照需求的增加,不論官方或民間都努力開設課程來培養人力,並討論起是不是需要有一套公定版的課程講義,方便讓不同地域的學員學習時能保有一致的內容。

長照業教育訓練公定版講義的內容範圍?

這種類似「國家級課本」的概念,背後的考慮是為了講師的便利以及學員的學習品質,但關鍵問題是:內容到底該包含些什麼呢?當我們進一步思考時,這個問題顯得更複雜:首先,長照人員職務有別,從照服員到照管專員甚至其他職稱不一而足;再說,每個人踏入長照領域前的經歷和能力各有不同,對於長照的體悟和想像也沒有定論。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要如何為大家制定出一套公定版講義呢?

每個人踏入長照領域前的經歷和能力各有不同,設計公定版講義頗為困難。

每個人踏入長照領域前的經歷和能力各有不同,設計公定版講義頗為困難。(圖片來源/Pexels)

對於講義內容,討論會議上就出現不同看法。光以「是不是該在理論後放入實例」,一場會議就分出三種看法。第一派意見主張「不要放例子」,理由是講師自有專業,講義中即使沒有案例,大家都會依照自己過往經驗來舉例;若給了公定版的案例,講師可能會因經歷不同而無法解說、最終只能照本宣科的狀況。第二群人主張放實例是必須的,他們相信沒有實例就沒辦法幫助學員將理論與現實生活中的實踐方式做連結。第三種說法取折衷路線,建議在講義中附上簡單的案例,但增加空白頁邀請講師放入自己的案例當作補充。

社會對「專業的高齡照護人才」的標準為何?

類似這樣的過程在討論會議上頻頻出現,熱熱鬧鬧的討論過程顯示大家對於長照教育的重視,但也讓討論過程變得複雜。眾聲喧嘩中,我忍不住對「教育訓練」這一名詞展開思考:對於舉辦和學習雙方來說,教育訓練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提升專業能力?是為了學習積分?還是為了讓大家的表現達到一致性?

若以「達到一致性」為目標,那麼某些課程必須有公定版的內容是合理的,此舉能免去偏遠地區尋找講師的困難、以及講師群說法不一的困擾。此時,我們或許也可以考慮將這些課程直接設計為線上形式,與講師確認課程內容後進行錄製,如此既成定版且能方便線上觀看,為了汰舊換新,還能規定每隔三年就要重新錄製。

線上公版課程能省去偏遠地區尋找講師的困難、以及講師群說法不一的困擾,為了汰舊換新,還能規定每隔三年就要重新錄製。

線上公版課程能省去偏遠地區尋找講師的困難、以及講師群說法不一的困擾,為了汰舊換新,還能規定每隔三年就要重新錄製。(圖片來源/Pexels)

這樣看來,課程內容的制定並不是最困難的事,倒是在討論課程內容前,我們是不是該思考對於課程的目標受眾,我們有那些期待呢?換句話說,既然這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培育高齡照護領域的專業人員,那麼我們心目中期望的該專業人員的標準是什麼呢?先釐清了標準,我們才能對如何達到這條目標線畫出路徑,不是嗎?

那麼我們的社會對於「專業的高齡照護人才」有那些想像呢?

照顧的本質,是以照顧者能自立為核心

我想起長期探討長照議題的公共電視,在諸多公視節目中,我們可以看見許多國內外(特別是介紹不少國外的做法)訓練課程,內容或許不同,但本質上都強調不論是被照顧者本身或者照顧者在執行職務,都該以讓照顧者能自立為核心來思考,此外也借重專業人力的意見來設計照顧計畫。節目內容希望幫助台灣社會理解國外經驗,再加上本土文化特色後融會貫通,設計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訓練課程並從而培養出台灣社會所需的人才。

但這樣的用意,我們的學員是不是都能體會呢?或者只是想著按照規定的時數坐在課堂中、上完課就算完成?

面對不同學員,宜多保留一點彈性

我想起失智訓練課程,這也是教育訓練的一環,因為自身專業的關係,我常有機會當講師、不當講師時也喜歡在場邊默默觀察:有學員認真作筆記、每一秒都不想錯過;有學員一坐下就打盹或整堂課忙著划手機:有學員熱絡和朋友聊天;也有學員忍不住私下抱怨:「這個講師就像在讀講義、那乾脆直接發講義就好了。說起來我在失智症據點上班,我每天遇到的問題類型可能比老師遇過的都還多呢。」

有些基礎課程對於經驗豐富學員太簡單,就會造成課堂上的不專心:「這個講師直接發講義就好。說起來我在失智症據點上班,我每天遇到的問題類型可能比老師遇過的都還多呢。」

有些基礎課程對於經驗豐富學員太簡單,就會造成課堂上的不專心:「這個講師直接發講義就好。說起來我在失智症據點上班,我每天遇到的問題類型可能比老師遇過的都還多呢。」(圖片來源/Pexels)

光一個失智教育課堂上的學員狀況就如此不同,那麼我們要如何期待一套制式的課程能引發熱忱又能培養專業呢?我的建議是在制式的概念下多留一點彈性。

首先我們可以對學員的既有程度進行更清楚的理解,面對已經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學員,我們可以考慮減輕「認識失智症」這類入門課程的分量,畢竟真正需要這類課程的是初踏入長照領域的新手人員。至於學員們都重視的認證問題,我們可以考慮用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相配合的方式來進行,方便透過討論來培養學員問題解決的能力。

舉例來說,失智症照護訓練可以先設計出線上形式的40小時課程,請學員依其需求自其中選擇12小時課程。學員還必須撰寫一份相關失智症困難照顧的個案報告,描述個案狀況和照護問題以及自己是如何解決了問題。接著講師與學員們有總數八小時的實體課程(可視需要分天數和時數進行),除分享個案報告內容外,還方便大家在講師的帶領下以群體討論的方式來對個案問題和照顧方法進行更深切的理解。

諸如此類的課程設計都是可行的方向。

撰寫一份相關失智症困難照顧的個案報告,描述個案狀況和照護問題以及自己是如何解決了問題,可以讓學員來對個案問題和照顧方法進行更深切的理解。

撰寫一份相關失智症困難照顧的個案報告,描述個案狀況和照護問題以及自己是如何解決了問題,可以讓學員來對個案問題和照顧方法進行更深切的理解。(圖片來源/Pexels)

不論形式如何,課程設計者、講師和學員都該理解課程不是為了取得學分而已,真正的目的是在提升照護知識。有了這個清楚的前提,我們在設計課程時就能不拘泥於形式,並且接受多元和創新的課程安排,如此才來讓將來的長照品質有所提升。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