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生力軍 | 教育現場盤整 - 各級教育體系具有不同培育面向

未來生力軍 | 教育現場盤整 - 各級教育體系具有不同培育面向
2021/01/28
作者/專欄

伴隨高齡化趨勢,國內長照科系設立僅是短短20年內的事情,如今已發展出高中職、大專院校、研究所等不同修業途徑的教育型態。一開始從技職體系的科技大學先創設,接著是五專、一般大學,2007年高中職開始試辦,研究所則是近幾年蓬勃發展。然而,各級教育現場皆面臨不同的挑戰,以下來看看他們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高中職

教育部從2007年開始在高中職試辦「照顧服務科」,讓長照人才培育向下扎根,目前全台共19所學校、學生245人,但2018年平均招生率僅25%,而在僅開設3校招生的台北市,更出現兩校只招到10幾人,連班都開不成。

國北護高照系主任蔡君明分析,不少被少子化嚴重衝擊的學校想轉設照服科求轉型,成效通常不彰,但也有用心的學校招生成效佳,辦學卓越的南投五育高中便是一例,不僅向下開設國中技藝班,強化招生興趣,也為畢業生往上連接至中臺科技大學進修的機會。

照顧服務科 - 創新照顧雜誌
國中技藝班學生至五育上課,提前認識照服科。圖/五育高中

蔡君明認為,不少家長仍期待孩子有大學學歷,加上高中生年紀輕,面對照顧現場的生老病死議題挑戰不小。課程設計傾向讓學生先習慣接觸長輩,從健康銀髮族的健康促進、團康活動開始,再慢慢深入失能照顧。

面對招生困境,主管機關教育部國教署近年也祭出補助全額學雜費、訂定照顧服務科必選修課程範例、邀請大專院校編撰教材及輔導、核定建教僑生專班等方案,預計在2022 年照顧服務科將正式設科。

大專院校

按照學生來源,可分為高中職畢業生就讀的大學、四技、進修部,以及國中畢業就讀的五專、二專、二技體系。而長照在教育部學科分類並未單獨成類,檢視相關科系名稱,除了高齡、老人、長期照顧,管理、銀髮、創意也是各系所名稱常出現的關鍵字,顯示高等教育普遍希望擴展人才想像,不僅只是失能照顧,而是涵括整個銀髮產業生態系。

為了聚焦長照定義,教育部2015年委託國北護承接的「健康照護產學合作中心」盤點長照相關人力,時任中心主任的蔡君明表示,因難以用科系名稱界定,後來統一以照顧服務、照管專員、居服督導及經營管理4大就業取向發展為4大核心模組,要求全國相關科系課程至少得須符合其中一模組,修畢相關課程可獲得核發認證,僅有照顧服務模組課程經衛福部認可,修畢且成績及格者可領有「全國長期照顧核心模組課程修業證書」,等同有從業資格。

跨專業教學 - 創新照顧
長庚科大在人才培育基地帶領長照設計思考課程。圖/長庚科大

此計畫也促成全國41個長照相關科系共組「全國長期照顧課程推動委員會」,積極推動專業分級、認證等倡議,2020年10月更開始討論「進階照顧認證」的想法,考慮參考日本、澳洲等制度,除了深化照顧技術,更希望參考日本照護管理師(Care Manager)的養成制度。

不過,大專院校大多不想侷限學生職涯發展,也發展出橫向多元職涯及管理人才。如弘光科大發展社工、老照雙模組,敏惠醫專推動口腔照護考試認證、體適能、芳療美容等,而長庚科大、國北護則鼓勵學生往管理職、創業發展,而進修部則成為在職照服員進修的熱門選項。

作為實務取向的產業人才培育管道,不少學校也規劃多階段的實習課程,也希望為學生打通畢業後就業管道,如輔英科大跟高雄長照業界簽約共組「百家長照產業聯盟」。

為了鼓勵與強化人才培育,教育部2017年也開始推動「五專展翅計畫」,除了補貼學雜費,也鼓勵企業提供獎學金。教育部也推動「優化技職院校實作環境計畫」,斥資1.35億在國北護、長庚科大、弘光科大及輔英科大設置4座長照人才培育基地。

研究所

相較於大專院校、高中職招生困難,長照領域研究所則相對亮眼,像是輔大跨專業長照碩專班、長庚科大高照所招生競爭激烈,錄取率僅2至3成,更是不少長照機構經營者、管理階層在職進修的首選。而109學年度,陽明大學、暨南大學、馬偕醫學院也將增設長照相關領域碩士班。

輔大跨專業長照碩專班主任洪啓峯認為,研究所責任在於替國家培育照顧高級專業人才,幫助經營者了解如何與跨專業人才合作,促進實務工作者相互學習與成長,創造更多跨領域合作機會。


更多照顧科技內容,敬請參閱第11期創新照顧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