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宏勳專欄】從臨床復能看醫養整合的重要與挑戰

【柯宏勳專欄】從臨床復能看醫養整合的重要與挑戰
2022/05/17

説到醫養整合或醫養合一,就想到去年一個案例的復能過程。

個案是一位近90歲的重度失智爺爺,第一次訪視評估時,了解個案日常生活皆依賴案妻、及一位自聘好友看護阿姨照顧,因為近來認知又更退化,已經不堪負荷,兒女又因工作忙碌,很標準常見的老老、甚至可說是老老老的互相照顧,很需要長照資源協助。因此,在申請長照服務後,經由照顧管理專員(照專)評估、A個管(個案管理師)的連結之下,希望藉由居家服務、搭配專業服務的介入,指導照顧技巧、處理困擾行為,也期待個案能盡量延緩退化、回到生活常軌上。

對一位居家職能治療師來說,例行評估除了身體功能、疾病等醫療訊息,也會了解個案是個什麼樣的人、過去的職業、興趣嗜好專長等訊息,好藉由日常生活的參與或活動安排等過程的支援調整,促進生活功能的參與(復能),減少照顧者之負荷。(這也是居家復能與醫療復健不同之處!)

居家職能治療師看個案 除身體也關注其職業與興趣

評估後發現,個案雖然認知退化、高齡,但過去是公務人員主管退休,非常照顧下屬也很好客、在意也喜歡招呼好友到家吃飯(活動),即使失智,遇到像我這個陌生人到家,誤以為我是之前員工,雖然行動不便,也很願意在被協助下轉移位到餐廳,用著聽不懂的語言,跟我乾杯喝茶、笑著招呼我這個『客人』。(通常這也是治療師常會應用的復能動機,我的心中也開始了復能更聚焦的目標計畫。)

但就在討論接下來復能計畫過程中,家屬表示,原本個案都還能自行拿著助行器行動,最近在轉移位過程,常不願意配合,又因語言退化說不清楚,也常造成衝突,這樣臨時的轉變,很是困擾,失智雖然是退化性疾病,但臨時的急速退化,確實有點奇怪,因此,我又讓個案回到床上,重新評估確認。結果發現,在移位過程中,碰到個案左側下肢時,確實會有較多抗拒的語言及非語言反應,因此強烈建議他們盡快回醫院檢查,釐清是否下肢有其他問題。

不過這樣的建議,卻也發現家裡的原本兩派意見檯面化,一派覺得因為個案有失智症,且語言表達不清楚,覺得是失智退化的行為問題而不以為意(這派是長期主要照顧者,也是申請長照者)。另一派很緊張,也開始抱怨當初失智也是另一派覺得不需看醫生而延誤診斷,有問題當然需要就醫或住院治療才對,做什麼日常生活復能…

家屬配合職能師的就醫建議 個案漸回生活軌道

後來也還好就醫派獲勝,隔兩天就收到家屬訊息,說經過X光檢查,個案左側髖關節有骨折現象,已經住院順利完成手術。經過不到兩週,個案已經可回家,後來治療師的挑戰,其實在整合兩派的意見,在完成醫療手術後,進行居家復能,最後終於也讓個案漸漸回到生活軌道,利用之前發現的復能動機,開始指導照顧者(自聘看護及居家服務員),在家裡可以順利藉由進食這件事引導個案,在減少抗拒等困擾行為下,自然地練習轉移位、招呼客人乾杯多喝水、肢體律動等活動…

從以上的案例分享,其實凸顯了社會上對於照護的兩種模式觀念,如同醫跟養、復健與復能,以下為想法分享:

醫、養非零和遊戲而是跨域合作如同傳統醫療復健,與生活復能,兩者雖作法不同但不衝突。個案如果沒醫療觀點建議及時就醫,可能無法發現骨折問題,但如果回家後沒有後續的生活復能觀點的介入指導,個案可能只會因為安全疑慮、或抗拒等問題行為繼續待在床上「被安全照顧」而無法參與生活。無論是醫療端的產業,或是照護端的產業,應該要拋開本位主義,站在以個案需求為中心的角度來思考,才能照顧到「全人」。

專業與照顧的配搭:以此案例來說,醫療手術後的急性復健訓練後,回到家的復能過程,需要復能專業與居家服務員的配搭合作,從較醫療關節運動的個別動作訓練設計、到運用個案的專長特質引發參與生活的活動、輔具及環境支援調整等等,都不是單靠治療師,或只靠居服員執行可順利完成的。目前長照制度上,對於專業與照顧人員的合作限制與誘因不足,是值得檢討的議題之一。

醫養整合的知能養成:延續以上,也可說明長照專業,是另個次專科的養成,不是只有醫療專業,也不是只有幾十小時的照護技術訓練就足夠,參與的所有人員都必須有跨域整合的素養,也可說是醫養的概念需整合,才能達成更完整的照顧。目前的長照訓練內容與進行模式,是否能達成這樣的期待,也是個值得討論的議題與挑戰。

社會的照顧觀念翻轉:近年醫療的進步與發達,社會大眾已經習慣於醫療中找答案,通常快速又方便。但離開醫院後的生活照護,時間更長、問題更多元、更複雜,常常不是那麼容易找到一個標準答案解決的,這也是需要發展長照專業的原因。如何讓民眾,更理解生病後除了治癒疾病,在生活照護上有更多可能性,與疾病共存,也能活得更健康、更快樂的!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