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醫養最前線-診所跨足做長照 擔綱社區健康照護守門員

社區醫養最前線-診所跨足做長照 擔綱社區健康照護守門員
2022/05/23
作者/專欄

身為在地第一線醫療資源,如何結合長照服務,達到全方位整合照顧,是基層診所體系持續思考進化的議題。目前全台診所約1萬1千間,有半數加入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約5千名會員,服務範圍涵蓋15個縣市。

除了原有醫療服務,各地診所逐漸出現多元變化,診所全聯會理事長陳宏麟提倡的「醫養結合」理念正在發酵。他們集思廣益,盼結合長照2.0後,摸索診所轉型新方向,串聯社區的整體照顧服務,成為守護社區健康的守門員。

跨出醫療外的服務價值

秉持對患者的連續性照顧不變,從醫療診治、健康促進到衰老照護等服務,診所在社區扮演的角色轉型多元,診所全聯會也曾率隊遠赴日本參訪,借鏡各種醫養服務模式。但陳宏麟不諱言,台灣社政大、醫政小,很多醫師看不到醫院以外的價值,迫切需要調整心態轉型。

2016年,陳宏麟在南投縣埔里鎮經營了全台灣唯一通過高齡友善認證的診所,成為社區醫養服務整合的典範之一。該建築足足7層樓高,營運項目包含健身房、舞蹈坊、食堂等,近期通過「銀髮健身俱樂部」補助計畫,今年也將設立醫事C、禾安康日照中心。診所內3個營養師、6個護理師都是斜槓,身兼廚師、運動健身教練等職務,串聯醫養服務。

禾安康健身坊帶長輩做運動-創新照顧禾安康健身坊帶長輩做運動。(圖片來源/陳宏麟)

堅持信念與理想,陳宏麟苦笑,這些醫療診治以外的服務項目大多賠錢、慘澹經營,但他深知長輩有健康促進的需求,仍會繼續提供服務。社區裡已有一些年約6、70歲的長輩習慣下午來健身房運動,甚至還能做到TRX懸吊訓練。

推動轉型,陳宏麟提出「服務菜單」的模式概念。他建議,診所各種衍生服務,可以像列菜單一樣列出服務項目,供業者自行依據需求客製化調整。另外,透過資訊平台,可幫業者審視經營日照、醫事巷弄長照站等開業條件、人力、物力與預期營收,以及開立醫師意見書、提供居家醫療等業務的評估服務。居護連結居醫,或居護連結居服,藉由串聯跨業別轉介患者,形成互利共生的良性生態圈。

醫事服務銜接照顧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過程中,慢性病照護將會納入照顧產業體系。陳宏麟提到,政府去年3月宣示,現在的「健保」其實是「疾保」,真正的健康保險概念要落實在疾病前後,往前是早期介入健康促進,往後是延緩失能,可考慮像日本籌辦長照保險。而長照使用者80%都有慢性病,醫師可從中開發不一樣的服務項目,因應需求挖掘商機。

醫療跟長照結合的服務項目,還有「醫師意見書」的環節。陳宏麟認為,醫師意見書立意良善,醫療團隊可以用第三者角度,訪視個案家庭的照顧需求;不過若變相成為訪視一趟,只為了領補助,沒有追蹤後續狀況就斷聯,政策也沒有強制要求,將導致醫師的角色虛位化。以個案為中心的全人照顧,醫師提供訪視建議不應荒廢,才能讓照專即時回應需求。

診所角色轉型多元,團隊提供連續性照顧服務。診所角色轉型多元,團隊提供連續性照顧服務。(圖片來源/陳宏麟)

醫養整合首重數據管理

陳宏麟最近與工研院洽談合作案,欲建立「數位醫療處方」,以此記錄健身房的運動強度與項目,只要架一個儀器就能輕鬆蒐集數據,提供給醫療院所應用,若加上行之有年的飲食紀錄,以及衰弱、亞衰弱等資料,將可完整勾勒個案的健康狀況。從Data變Information,從Knowledge到Wisdom,他期盼政府能整合健保雲端數據,並開放給產業界善用,優化照護服務。

綜觀未來趨勢將有2項指標,第一、資訊可以帶著走,第二、訊息可儲存在雲端。目前的資訊片段都是區間性,陳宏麟希望,健保雲端從只能看到6個月的資料,可以延伸到2年,並加入生活數據,讓個案資料更完整。另外,他也舉例,如果現在有一套系統,比如付費APP形式,可串聯診所、藥局、健身房,服務會更順利擴展。

基層診所自詡為社區健康守門員的一員,陳宏麟說:「我們要想得更前面,不能看到問題才想解方。預想未來可能有什麼問題,診所的規劃要能因應未來需求。」

診所醫養整合模式-創新照顧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創新照顧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19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