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真|五島清國演講:日本長照輔具租賃政策-社會及經濟效益分析(上)

日本傳真|五島清國演講:日本長照輔具租賃政策-社會及經濟效益分析
2023/01/17
作者/專欄

配合海內外長照輔具供應以「租賃」為主之政策,帶動國內租賃輔具之研發、設計與應用市場發展,中華民國老人福祉協會與陽明交大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16日邀請日本The Association for Technical AidsATA)部長五島清國,分享日本介護保險政策施行20多年帶動輔具產業發展與社會及經濟效益之經驗,探討台灣未來長照輔具租賃政策可推動之建議。

高齡少子化 正視照顧離職課題

日本高齡少子化現狀,平均每4位裡面有1位是75歲高齡者。目前政策方針是希望,不要因為有照顧負擔而離職,也希望即便是高齡社會,大家依然充滿活力。政府積極推動工作方式改革,讓民眾多元有彈性的工作,可以一邊兼顧照顧;另外也希望提高照顧品質,確保安全性並提升效率。政府架設了一個life資料庫來蒐集數據,盼透過科技實現ADLQOL跟自立生活,主要聚焦讓長者自立支援跟預防失能重度化。

日本介護保險20年來使用數量,從創立以來截至目前為止,使用者數量增加了3.4倍;居家使用者從97萬成長到現在也有4倍。介護保險下的輔具服務,也是居家項目之一。近年因為疫情,高齡者更加使用各種輔具在家生活。目前失智症長者增加中,失智症時態很難掌握,跟輔具、機器人的使用都有關聯。老老照顧和獨居長者也很多。

為了不要產生照顧職場,如何安全守護照顧者也是一個課題。目前職業照服員不足,減輕照顧者身心負擔亦為重要課題。期待活用輔具和機器人減輕照顧者負擔,也要製造友善照顧者的職場環境。

人力不足 積極研發科技節省人工

感測、自動化、ICT設備以前在別的產業比較常見,現在也希望活用在照顧產業。去年政府新設置數位廳,目標是身障和高齡者相關數位化,將蒐集資訊並活用給業界。厚生勞動省整理了2040年日本面臨的課題,就業人口減少到5千多萬人,而要維持社會營運,要確保11千多人從事醫療相關工作,「勞動人力減少之下並確保醫療人口,科技化是重要課題。」

日本有3個比較大進行中的醫療照顧改革。第1,多樣性工作方式以及社會參與;第2,延伸健康壽命預防衰弱化;第3,醫療福祉服務的改革,科技化數位化是重要課題。推進這樣的政策,財源是從保險費而來,所以會反映在給付。去年決定的成長戰略,主要圍繞在照護設施機構為主,要進行驗證,提供新的科學化照顧模式,把成果推行到全國。目前在很多設施跟機構在進行大規模驗證,也將反應到下一次給付的數字。

照顧機器人普及化跟導入應用,也針對照顧機構裡的環境設施,比如Wifi等進行場域驗證,這些從2021年實施,2024年會反應到介護給付。現狀機構端在業務上分散進行,希望以ICT整合在一個平台,數據集中管理;以前晚上巡房透過人力進行並記錄,未來希望可以遠端守護並記錄在平台內。生理量測資料,也朝向數據化並上傳雲端。照護機器盡量開發可以一個人完成。這個環節有很多照顧者,希望盡量做到資訊共享,照顧方式轉變讓大家都很謹慎地前進。

照顧端人手不足,有些業務可以透過科技導入方式解決並應用;依據現狀,可能變更照顧方式。有些照顧業務透過這個方式,可以有效分工哪些是科技完成、哪些必須是人力完成。

居家照顧科技需求提升

機構端的安全守護,在居家上也有需求出現,尤其感測失智長者在家徘徊。以前採用床墊、紅外線感應等,這幾年來比較是非接觸型的感測出現。這幾年發展的製品可以細微感測,連心跳、呼吸、睡眠狀態都可以記錄,也透過這些資料,來實踐比較有品質的照顧。例如透過數據,可以知道長者白天睡覺比較長,晚上比較需要照顧;也可以從他睡的深淺知道何時要叫醒他,或有些長者有服用安眠藥,可觀察服藥跟睡眠的關係。把這些生理資料上傳雲端,可以讓需要者資訊共享。

居家數位化的部分,居家者的自立程度較高,應用上比較是預測他有什麼危險。日本有附服務的高齡住宅,外人不能輕易進房間,所以要能掌握長者在房間的狀況。有些子女跟長者分開居住,要能讓他們遠端守護。不光是家人,需要這些資料者會增加,比如照顧提供者、社區照顧中心等,透過這樣的資訊共享,若有外送等業者上門,可以藉此關心留意長者。

透過科技如何有社會參與?由於長者習慣會看電視,可以利用電視當平台串接:改良遙控器變得使用簡單,並能聯絡家人和地方照顧者;電視裡的資訊會是長者需要的;穿戴式手錶有GPS,由日本農林水產省補助開發,主要對應長者夏天農作使用,子女若擔心老人家中暑或在田裡昏倒,有GPS可以掌握地點、體溫計可遠端了解長者狀況、緊急通話功能可即時聯繫。

日本法規對於輔具的定義

日本1993年設立輔具相關法律,也是輔具的定義,這個法律是促進輔具研發與普及。定義是,主要針對身心功能低下、營運日常生活的長者或障礙者,可以為他們生活帶來便利的用具,或可以用來機能訓練的用具。

不管是對於身障或高齡者,輔具在很多情境都可以使用。這次介紹的是在介護保險下,以租賃為主、居家使用的輔具。視情況,輔具有一些必須少數化、個人適配,但也有一些是採取通用設計,都很便利。從ICF高齡者狀態來看輔具,會從健康狀態來評估,審視身心機能構造可以導入或參與什麼活動,來顯示這個人的健康狀態。

尤其對長者來講,環境跟個人因素很重要,輔具就是環境因素的一環,因此使用目的跟使用情境首先要確立。適切使用可以促進本人去從事活動,若不適切使用反而妨礙活動,會造成身心衰弱。另外可以知道使用輔具後的變化,透過輔具可以做的事會變多,尤其長者在身體變化過程中,適切使用可大幅改善。照顧者和家屬透過使用輔具,可以改善情況。

輔具即使高機能,但若環境不對,也無法發揮效益。長者ADL跟支援相關性的部分,長者會做的行為,要注意別讓輔具剝奪他原本就會做的事。有些行動是長者本來就會做,可以適時輔助就好,尤其是最基本的站立、坐下等動作,順序上會去思考有哪些輔具可以做這些動作,從最貼身的行為再往外推進到讓長者獨立洗澡、外出等。

介護保險之下的輔具 租賃費用自由訂價

定義跟輔具法雷同:針對被照顧者日常生活能帶來變異的用具,也讓被照顧者可以機能訓練,亦為居家被照顧者可維持日常自立的輔具,可以成為介護保險給付的對象。主要圍繞在長者本身使用後的影響,也有少部分是減輕照顧者負擔,但這邊主要是針對被照顧者。

介護保險對象原則上以「租賃」為主,大品項有13種類。租賃為主的原因是,依據長者身體情況變化可以做調整。機制上,長者衰弱時會先用到扶手,再來是輪椅,會慢慢變化。長者入院、出院,會用到不同型態的輔具,去日照會用到的品項也不同。有部分以購入為主,比如不適合租賃的沐浴用品或便盆之類的,或是移位機的吊帶等耗材。

有關租賃給付費用,門市可以自由定價。日本機制是,在使用時,門市可以自行訂價輔具租賃價格,比如輪椅價格非常廣,店鋪可以視情況自行設定。不做公定價的原因是,假設高機能產品只能有5千元補助,品質不好也是一樣的補助費用,讓廠商沒有改善的動力,因此不做公定價是為了帶動產品開發。

租賃服務的安全性擔保,硬體面廠商有PL法。租賃不是買斷,軟體面的服務由門市來擔保,使用操作上可以提供民眾服務;從使用端來看,如果租賃品不需要了,可以退回做有效使用。

輔具租賃給付 年約3494億日圓

輔具租賃服務,占介護保險整體的費用:2020年實際給付統計,介護保險當年總給付10兆日圓;一年費用之中,輔具佔了3千多億日圓,占整體給付支出約3.1%。介護保險成立於2000年,跟2022年做比較,當時製造商470間、現在815間;其中輔具產品數量4410個,到現在有14612個種類。

在介護保險之下,首要支出是Care Plan(居家介護支援),其次是輔具租賃,每月使用者約有239萬人,可見輔具服務是居家不可或缺的一環。輔具服務使用者每年增長,輕度者的使用量非常多。疫情影響下,在家使用輔具變多,為避免外出跟人接觸,採用輔具維持自立生活的狀況明顯。

給付總額的輔具租賃,一年大約是3494億日圓,比前年增加4%,扶手、助行器等使用量最多。給付額最多的是電動床966億日圓,加上扶手、助行器、輪椅,這4項占整體65%。輔具購入的部分,一年支出費是149億日圓,使用者為輕度、失能等級介護2以下居多,佔7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