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長照物理治療學會專欄】日照復能師訓練祕訣 經營者該知道的2件事

【臺灣長照物理治療學會專欄】日照復能師訓練祕訣 經營者該知道的2件事
2023/04/13

文/張筱晴 華佗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

「要活,就要動」是亙古不變的事實,日照中心的常規照顧兼具動、靜態活動,但以「活絡身體機能」的肢體協調活動比重仍較不足。日照作為社區式長照機構的場域,在專業人員帶領下,個案能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進行生活功能的挑戰性活動」是最適合不過了。這些挑戰性活動,若能再被「類化」到家中的床緣、活動中心前的斜坡,甚至是隔壁鄰居家的家門檻,是被照顧者的家庭最為樂見的。

日照復能訓練不只要符合環境需求,更要能串起「回家」這件事。起初要讓個案知道他需要為了什麼目的而訓練,就像作息本位模式 (Routines-Based Model;簡稱 RBM)一樣,治療師需先分析個案在家中覺得表現不滿意的活動,以「動作分析」及「功能評估」為重點。如果個案早上翻身起床每次都需要家人幫忙,但上肢功能很好,那麼何不在床邊綁個繩子讓他自己拉著起床?我們常會需要因應個案的能力、生活習慣、照顧者負擔、環境去調整、設計復能活動,這些流程會與既定活動不太一樣,日照復能治療師需要換個角度,以目標導向思考:「怎麼讓日照的復能,到家中也能達成」。

另外,日照的復能訓練介入也重視「跨專業溝通」,不僅與日照工作人員的溝通要淺白,更要注意照服人員能否接手、持續幫長輩復能訓練。日照復能治療師在帶領生活功能誘導技巧時,更要考量因應照服人員工作項目,去做延續復能運動的活動設計。以上述拉繩起床為例,照服人員只需要將繩子遞到個案手中,就可以完成「照服人員延續復能運動訓練」目的。

若以翻身側躺起床這樣標準化的姿勢,對於剛進入到長照產業的照服員可能是一大挑戰,但透過日照復能治療師引導、以淺白好懂的方式交接溝通,並輔以簡單紙本圖片、影片,協助照服人員後續的複習。換言之,日照復能活動的延續要依照個案的環境、照顧者能力做出人性化的調整。

作者張筱晴為華佗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作者張筱晴為華佗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24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