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照護機構裡,是否意味著跟外界分道揚鑣?
位於挪威奧斯陸的Ammerudhjemmet養護中心並不這麼認為,他們不僅顛覆人們對安養機構的刻板印象,更透過派對、演奏會、電影放映等各種文化活動,並結合咖啡店、圖書館、游泳池、美容師,讓機構成為在地社區的文化中心,讓安養機構融入成為社區的一份子,德國海德堡大學基督教社會福利機構研究中心主任Johannes Eurich來台參加南與北全人發展協會及馬偕醫院6月13日共同主辦的「台德高齡及社區全人照護國際論壇」分析此一案例。
Ammerudhjemmet養護中心成立於1970年代,提供住宿式照顧、日間照顧以及健康促進活動,目前有超過100名住民,平均年齡67歲,8成都罹患失智症。
Ammerudhjemmet養護中心一開始跟社區並沒有太多接觸,後來,負責營運的教會機構「城市宣導會」(Church City Mission, Oslo,簡稱CCM)在養護中心內開了一家對外營業的咖啡店,逐漸成為社區居民的重要連結點,機構內還有禮拜堂、新生兒健康診所,讓社區民眾的重要大小事都來到機構內,近期他們還新增了公共游泳池、健身中心、圖書館跟團體空間,讓機構成為社區內重要的基礎設施資源。
除了空間,Ammerudhjemmet養護中心還有強大的75名志工,最老的甚至已經88歲,在機構內服務超過30年,他們負責咖啡廳的接待以及文化表演活動,他們正是與社區連結最好的節點。而對於機構內的工作人員來說,他們大多自詡為「文化工作者」,200名員工都要思考如何將文化融入既有的照護工作,無論是他們自身對音樂、舞蹈、藝術創作有興趣,或與在地的基金會合作。機構內有一名負責管理志工的人員,他的工作之一也包含與社區連結,這部分的薪資也由基金會跟志工組織支付。
透過文化活動連結社區,並在機構範圍內整合提供社區基礎服務的設施,再加上活化地區的志工潛力,由這三項努力達成CCM所渴望的「開放式養護中心」目標。
營造友善「創新」的氛圍
在照護機構內尋求創新,其實並不容易,必須仰賴經營者與制度的支持。德國海德堡大學基督教社會福利機構研究中心主任Johannes Eurich分析,由於長期照護工作不能停止,必須仰賴有效率的例行照護流程才能維持運作。「追求效率是創新的殺手」Johannes Eurich坦言在照護機構內要求「創新」,可能得冒著影響既有照護運作的風險,也讓照護人員有「被否定」的疑慮,更不用講整體資源匱乏,使得「創新」在照護機構內難得一見。
Johannes Eurich認為,若想在機構內營造「友善創新的組織文化」,必須做到以下三點:首先,給員工參與創新的可能性,將他們納入決策形成的流程裡;第二,給予資源與友善的結構,讓他們提出的點子真的能實行;最後,要鼓勵嘗試錯誤的氛圍。
在歐盟委員會中,將回應發展社會需求、提升公共福祉的新方法定義為社會創新,而在高齡、長照工作中也相當需要創新。Johannes Eurich分析,現有已開發國家大多面臨國家投注在社福領域的財源越來越少,加上社會服務領域也得開始面對市場競爭,像是德國也有移民老化的新議題,種種社會環境條件的改變,都為高齡工作的社會創新帶來契機。
Johannes Eurich更進一步指出社會創新必須仰賴「變革管理」,並非一蹴可幾,得調整或更新工作流程,清楚明瞭地與員工溝通,並把參與者納入規劃體系,敏銳地察覺他們的需求。而在財源上,像是Ammerudhjemmet養護中心的固定營運成本來自地方政府,但工作人員薪資則由地方機會跟CCM共同支應,文化活動也仰賴地方基金會,以多元的財源收入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