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還小,兄妹間爭執難免,那天我要帶他們上學,在往停車場的路上就發生了這一幕……
「妹妹,你走快一點!你要害我遲到了。」哥哥大吼。
幼小的妹妹根本不急,依舊一邊唱歌一邊跳舞,慢慢走。
哥哥的聲音愈來愈大:「你是豬嗎?只有豬才動作慢!」
妹妹根本不理他,繼續唱自己的歌,仔細一聽,她口中唱的是「好樂團」的歌,歌詞重複著:「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這句話刺激到哥哥,他大吼:「你果然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就這樣,走去取車的短短路程中,我看著暴跳如雷的兒子和故意慢條斯理走路的女兒起衝突。等到大家都上車坐好後,我拿出耐心開始問兒子:「你想要快,但你用罵的,有用嗎?」
哥哥怒氣絲毫不減:「是沒有用。但妹妹真是笨蛋,害我每天都不能早點上學!」
我說:「下次你換個方式看看,你不要罵她,改和她比賽看誰快。重點是你要落在妹妹後面讓她當第一名,我保證到時她會連滾帶爬一路往前衝。」
兒子半信半疑看著我:「媽媽,這樣有效嗎? 」
我對他微笑:「你試試看嘛!」
隔天上學時間到了,兒子踏出家門後,不發脾氣,而是在等電梯時就對妹妹說:「我們來比賽,誰先到車子那邊,誰就是第一名。」小女兒的興趣被激起來了,馬上同意,一路上蹦蹦跳跳往前衝,甚至讓我和兒子幾度喊:「慢一點,等等我們啊。」沒幾分鐘,小女兒就站在車子邊,大家馬上可以出門了。
坐上車的兒子對我眨眨眼:「媽媽,這個方法很不錯。」
我說:「所以啊,你覺得達成目的重要,還是一直罵重要呢?」
兒子說:「當然是達成目的。」
找到好方法就能輕鬆達到目的,兒子每天出門不需要罵妹妹,反而可以一起蹦蹦跳跳地度過到停車場的這段路。(圖片來源/pexels)
我說:「對啊,所以我們不要用硬碰硬的口氣罵『你快點,這樣會害我遲到』。因為妹妹覺得『你遲到』這件事對她本身沒有影響,她當然不在乎,但是『和你比賽』對她來說就有關係,『要贏』變得很重要,所以她會拚命跑到車子旁邊好贏過你,如此一來你想快點出門的目的也達到了。更棒的是,你沒有生氣,妹妹也沒有被壓榨的感覺,她還因為勝利而開心,對嗎?」
兒子點點頭,自此找到好方法,每天出門不需要罵妹妹,反而可以一起蹦蹦跳跳地度過到停車場的這段路。
孩子的故事,讓我想到我照顧的失智患者與家庭,類似的場面還真是不少呢。
換個說法,讓溝通更流暢
我也很想對照護者們說:與其用患者無法接受的名詞,導致患者連想都沒想就心生排斥,還不如用患者可以接受的說法(即使這個說法是非主流的、少見的)來達成目的,不是嗎?
舉例來說,照顧過程中,大家都需要面對死亡的陰影,特別是失智患者多為高齡年長者,此時要如何談生命最後一段路的安排,醫師的角色就很關鍵。假如有位醫師問家屬:「您母親是否要接受安寧照護?」家屬不見得聽懂,甚至連聽都沒聽過,此時「安寧」兩個字,可能會讓家屬一頭霧水,或者如猛然遭受雷擊般的大受打擊,心中想著:「什麼,這麼快就要談這個了嗎?我家長輩這麼糟了嗎?沒救了嗎?要被放棄了嗎?」
對不懂的人來說,一個陌生的專有名詞可能引起許多錯誤的想像。
那麼,我們能不能換個方式來處理呢?例如照護還是安寧照護,本質不變,但醫師在與家屬溝通的過程中可以說:「我是來協助改善疾病痛苦的。」或者,若大家對嗎啡有錯誤的負面印象,那麼在與病人溝通時不用「嗎啡」兩個字,改說:「這是一種植物提煉的止痛藥。」
如此一來,藥物和照顧模式都沒改變,但因為換了用詞和溝通方式,家屬內心的排斥感就會削減不少,醫病間可以開始建立比較好的關係。等雙方的互信建立起來,醫療人員就可以選擇適當的時機,帶領大家理解安寧照護怎麼進行,以及安寧照護能提供患者怎樣的身心靈陪伴,改變大家誤以為的「放棄治療」和「等死」想法。
關於「復健」,也能換個角度思考
我常在診間聽見家屬和病人起衝突,但有一對夫妻,就是改變了溝通方式來減少衝突的好例子。
這對夫妻中的患者是五十六歲中風的先生,他非常想要出國玩,但是太太不停對我使眼色、遞紙條,努力要傳遞:「千萬不要同意他出國,很危險。」
患者賭氣似的說:「我活著,但現在的我不能工作,若是連想玩都沒辦法,那我就像廢物一樣,沒有生活目標啊!」
他的話打動了我,於是我認真地與這對夫妻展開對話,最後弄清楚太太是擔心先生在出國過程中發生危險,加上先生本身進行復健的意願不高,所以她怕先生不能走,光靠她來幫忙推輪椅,太累了。而患者則是覺得反正什麼事都被禁止,活著也沒有目標,那麼就算努力復健又有什麼意義呢?
與其一味要他做復健,不如為他找誘因
話說開了,理解了夫妻雙方的心意後,我們協調出一個目標:若患者本身可以用枴杖自行走路,他太太就同意帶著他坐郵輪出國玩。如此一來,雙方的需求都獲得滿足,心中的擔憂也能被理解。
三個月後,我見到這位先生拿著枴杖走進診間,希望我開立診斷書讓他可以順利出國。我又驚又喜,二話不說馬上開立診斷書。
這對夫妻快樂地出國玩了一趟,回來後還保持這樣的心情持續努力,患者認真照顧身體,希望可以和太太繼續到處遊玩。他理解一旦沒把身體照顧好,他就會失去玩樂的自由。同時,當他的身體愈來愈好,太太對他的生活照顧就會愈輕鬆。
這個過程讓我想到醫師們常喜歡勸患者要認真做復健,患者聽到好多人叮嚀他做復健,卻沒辦法說出真正的心情:「我做復健、身體好起來,到底是為了做什麼呢?」此時與其拘泥在「復健」這個醫療用語上,還不如改個方式,用大家都能懂也能接受的方式來說明,更能達成目的呢。
不論是家人間的日常互動,或者長期照顧中的疾病照護,我相信很多面向是互通的。期望大家都能達成每個人想要的目標,不論是短期或者長期目標,重點都是達成,而達成的路徑並不只有一條既定的道路。許多時候我們可以運用不同的說法和做法,讓大家在減少紛爭和誤解的前提下,以更省力的方式達成目標。
乃菁醫師與你一起探索
找出吸引小白兔的「紅蘿蔔」
大家會在乎跟自己沒關係的事情嗎?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在乎跟自己沒關係的事。但是,如果這件事情跟自己有關係,那緊張跟在意的心情就會產生。
長輩的看診過程中,我最常聽到家屬抱怨:媽媽都不肯出去運動,也不動腦,整天在家無所事事。
換個角度思考,對家中的長輩來說,運動跟動腦的目的是什麼呢?假如連我們都想不起一個目的,那長輩當然也想不起目的。想當然耳,他對於運動跟動腦沒有興趣也是合理的。所以,我們應該要設法找出運動的意義。
舉例來說,長輩有體力就可以幫忙照顧小孩;有腦力就可以陪孫子讀書,讓孫子課業蒸蒸日上,讓他心愛的子女,也就是你,少一點煩惱。出門還多一件可以炫耀的事:「我這把年紀,這孫子的數學可都是我教的呢。」
如果他有想做的事情,那就是能吸引小白兔的「紅蘿蔔」。
例如,要訓練肌力,這樣才能去他想去的地方旅遊,才不會跟著遊覽車一起顧停車場。用類似這樣的方式,誘發長輩的動機;找出我們希望他變好的部分與長輩想做的事情之間的關係,長輩也將因著這份關係而有了努力的動機。
(節錄自:《失智照護:那些被忽略的失智症患者心理需求及感受》 ,寶瓶文化)
《失智照護:那些被忽略的失智症患者心理需求及感受》
作者: 陳乃菁
出版社:寶瓶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