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據點的下一站-蒙特梭利照護模式 清活小屋燃起失智者生命熱情

失智據點的下一站-蒙特梭利照護模式 清活小屋燃起失智者生命熱情
2023/08/14
作者/專欄

午後2點,10來位失智者聚集在台中北區向上清活小屋,他們剛從午休甦醒,準備參與活動,神態放鬆地像在家中。

2020年成立的清活小屋據點,由向上社會福利基金會經營,目前收案18人,年齡從30至65歲不等,是中部唯一的年輕型失智據點,專門服務65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症患者與家屬,採取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每週3天依照個人導向設計活動,以互助家庭、共同生活的方式,緊密連結失智者、家屬與據點3方的關係。

理解個人需求 採取蒙特梭利照護模式

不同於多數失智服務據點,常用認知功能、衰弱指數等制式化量表評估個案,向上基金會長者服務督導王姿瓔說明,清活小屋打破框架,使用蒙特梭利的模式,先觀察夥伴的能力、興趣、行為和生命歷程,理解個人需求後,再規劃介入方式與生活環境。

向上基金會長者服務督導王姿瓔向上基金會長者服務督導王姿瓔

「了解他能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而不僅是能與不能的二分法。」王姿瓔說。工作人員會透過讓夥伴們創作的個人生命故事書等方式,了解他們的想法與背景,藉此評估照護策略,也能讓他們表達對未來的想望,增加內在動力,慢慢從生活中引發熱情。

夥伴在生命故事書中,畫下對家人的印象。(圖片來源/戴淨妍)夥伴在生命故事書中,畫下對家人的印象。(圖片來源/戴淨妍)

清活小屋也嘗試友伴團體的方法,讓夥伴們聚在一起自由討論,描述自己遭遇的困難,一起提出解決方案,工作人員只在旁陪伴而不主導。王姿瓔發現,活動結束後, 夥伴自發性互動頻率變高,「像上週他們突然談起生死議題,這應該是個滿沉重的話題,結果他們很熱絡地討論自己生命的價值跟意義,全場沒有沈默、氣氛低迷的時候。」

"改變他們的內在動力,從生活中引發對生命的熱情。"

個人導向活動設計   協助維持生活職能

為呼應夥伴的個別需求,清活小屋以個人導向設計據點活動。據點雖然有作息表,內容安排烘焙、園藝等生活化主題,但都由夥伴決定自己想做的事,不僅符合個人興趣,也透過生活化的活動,反覆練習的設計,幫助他們克服記憶力、方向、時間感與工具使用等困難,維持生活職能,獲得正向成就感。

夥伴們一起去超市購買製作野餐點心的食材。(圖片來源/向上清活小屋)夥伴們一起去超市購買製作野餐點心的食材。(圖片來源/向上清活小屋)

向上基金會長者服務主任陳秀美也說,年輕型失智者背景多元,他們知識水準高,善用3C,許多處境與經驗與65歲以上的世代有很大差異。

向上基金會長者服務主任陳秀美向上基金會長者服務主任陳秀美

「不是失智了之後,所有能力都會消失。」王姿瓔舉例,有一位50多歲的小學老師,因為罹患失智症,他常在學校裡迷路,上課因而遲到,甚至被投訴,其實只要透過簡單的方向提示,協助他走到定點,只要打開課本,他就會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陳秀美也說,夥伴大都希望能重返職場,「他們在工作的年紀時就生病,突然一切終止,開始被質疑,不斷想證明自己,這會變成一個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產生創傷,想到工作就落淚。」

失智據點與照顧者的緊密連結

清活小屋也十分重視與家庭照顧者的溝通,提供家屬的心理支持,因為失智症會越來越嚴重,若沒有提前了解未來的可能狀況,家屬往往容易手忙腳亂,「家庭照顧不穩定,夥伴在據點就不會穩定,在據點如果不開心,回家狀況也會很多,這是相輔相成的,」王姿瓔說。

為了讓失智者、家屬和據點3方緊密連結,工作人員每日與家屬溝通個案的細節變化,包含是否有退化跡象等。而活動參與方面,如果家屬到不了,也會給他們任務,讓家屬有參與感,如協助夥伴整理從前製作磅蛋糕的食譜。

一位夥伴在妻子的鼓勵下,每當據點有烹飪需求時,總會第一個站出來協助。(圖片來源/向上清活小屋)一位夥伴在妻子的鼓勵下,每當據點有烹飪需求時,總會第一個站出來協助。(圖片來源/向上清活小屋)

在清活小屋庭院裡,種了一棵酪梨樹,今年夏天將迎來第一次結果,王姿瓔說,據點工作人員和夥伴們相約要做酪梨醬,來年還要把新種的木瓜和檸檬同樣放到刨冰,大家一起享受清涼滋味。果實成熟的美味約定,是日常生活的連結。與失智共存,失智症夥伴不放棄好好過活,失智據點就是生活連結的園地,生命之花仍會持續。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26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