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食代-串聯創新模式 建構膳食照顧產業生態圈

銀髮食代-串聯創新模式 建構膳食照顧產業生態圈
2023/12/04
作者/專欄

面臨不斷增加的高齡人口,尤其是衰老或失能長者,需要發展多元的膳食照顧服務模式,包含研發產製餐食,機構餐食、共餐與送餐服務,更延伸至在宅自費餐食市場,滿足不同健康狀態長輩的每日餐食需求。

2022年台灣長照送餐服務人數超過25,000人,顯現膳食照顧的市場潛力。已有照顧服務單位依據型態、規模與區域特性差異,發展出個人化、科技化與規模化的創新模式,甚至餐飲業與食品製造業也有意願加入,共同打造跨專業、跨領域的膳食照顧的產業生態圈。

跨專業照顧飲食團隊   提供貼近個人需求的膳食

膳食照顧服務可分成居家、社區與住宿型機構型態,其中24小時居住的住宿機構,餐食準備尤其重要,機構經營者需藉由自辦伙食或外包供膳的方式,根據長輩病程發展,提供一般餐、軟質餐、疾病餐與管灌等不同類型的餐食。

當同一照顧體系包含健康、亞健康到失智失能的長輩,該如何製備符合個別需求的多樣膳食?位於宜蘭的力麗社福基金會旗下有居服、日照、住宿型機構與社區據點,提供由中央廚房製備符合長輩個人化需求,並且符合宜蘭在地特色的膳食,一餐常要準備多達250人份。

力麗基金會開發的模型食。(圖片來源/力麗基金會)力麗基金會開發的模型食。(圖片來源/力麗基金會)

力麗基金會執行長盧秀卿指出,為了符合不同的飲食質地需求,同時避免烹調方式導致營養流失,膳食團隊花了很多心力將烹煮流程標準化,也針對腎臟病等特殊需求開發低鉀飲食等多元料理。

力麗基金會執行長盧秀卿力麗基金會執行長盧秀卿

個人化的失智照護餐食也是力麗的一大特色。盧秀卿指出,失智症長輩容易抗拒進食、喝水,他們透過護理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跟社工師的跨專業團隊,收集長輩過往的飲食特性,貼近長輩的生活史,慢慢掌握啟動長輩記憶或行動的方法,如色澤鮮豔的餐具、爆香的香氣、特殊的擺盤,吸引長輩主動食用。

住宿機構依照經營規模,除了佔多數的老福機構,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新設長照機構法人,甚至有多家長照集團經營連鎖機構,儘管兩者在膳食製備上都注重成本控制,但精緻度在近年走向交叉發展。央廚管理軟體業者御廚皇目前為10家連鎖長照機構提供服務,御廚皇經理鄭善恩指出,這幾年大型連鎖機構重視住民膳食,食材也越趨多元,反觀小型機構的食材選擇更易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再加上成本攀升、廚師流動率高,小型機構自備膳食實屬不易。然而,現有評鑑規定也有兩套標準,長照服務法新設的長照法人評鑑,可以接受團膳外包,老福機構卻禁止,業界認為「一國兩制」不合理,但即便可以接受外包,住宿機構也容易碰壁。力麗基金會營養師陳玫玲說,根據住宿機構的評鑑基準,長照機構只能選擇有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或餐飲業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合格證明的供應商,但團膳業者考量輸送成本,合作對象大部分為餐數較多的醫院或學校,而不想與量體小、需求複雜的小機構簽約。

御廚皇鄭善恩經理

御廚皇經理鄭善恩

力麗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營養師陳玫玲力麗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營養師陳玫玲

「我知道很多機構直接提供攪打餐,但如果站在人的角度,就要發展很多不同的(膳食照顧)形式。這些需求如果能夠商品化,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陳玫玲認為,膳食照顧的市場很有潛力,應該要開放更多產品滿足照顧需求。

鎖定市場需求   永信發展冷凍團膳

近年來,台灣各地布建日照中心、巷弄長照站,雖然長者每天都會用餐,但銀髮族的膳食需求普遍未受重視,永信基金會主任蕭麗美分析,外包給團膳公司是最容易解決的方式,但也容易導致長輩吃不到軟硬適中的餐食。看見膳食的需求缺口,永信基金會決定跨入冷凍食品研發,希望在 2025年,可以發展出社區冷凍團膳的商業模式。

永信基金會主任蕭麗美永信基金會主任蕭麗美

今年10月,永信基金會旗下松柏園養護機構的中央廚房已通過HACCP認證,他們將與弘光科技大學合作研發冷凍菜色跟復熱方式,下一步則計畫讓社區機構的所有膳食都由中央廚房供應。目前基金會提供的社區服務包括日照、小規機、團體家屋跟C據點,用餐量一天會有200人次,年度伙食費超過270萬元。「這些單位如果都可以納入松柏園的中央廚房供應,即可大幅提升松柏園的財務自主性。」蕭麗美說。

松柏園養護機構的中央廚房,今年10月已通過HACCP認證。(圖片來源/永信基金會)松柏園養護機構的中央廚房,今年10月已通過HACCP認證。(圖片來源/永信基金會)

對於大型長照集團來說,由於膳食的內需夠大,向外擴展更是自然而然的發展。在高雄,擁有約800床的崇恩長照集團早已開始布局,除了旗下所屬12家機構,中央廚房也向外供應高雄地區8家醫療單位與長照機構的團膳,形成小型服務圈,而崇恩的下一個目標,將要擴大經營規模,建造大型工廠,跨入食品製造業。

崇恩在燕巢的食品工廠設計圖。崇恩在燕巢的食品工廠設計圖。(圖片來源/崇恩長照集團)

「崇恩一直在擴大,每天1千多餐,本來就需要一個專業工廠,既然也都做了,為何不往外衝?我們的據點最南到小港,最北到楠梓,很多機構就在我們隔壁,也不用多跑。」崇恩長照集團執行長龔威華指出,目前總部的中央廚房負荷量已超載,因此他們今年將先在燕巢建造食品工廠,以一天1500餐次為目標。除了醫療長照機構通路,崇恩更放眼未來的消費性市場,建置另一間廠房生產復熱食品與天然食物攪打的罐頭,計畫將產品販售至一般零售通路。

崇恩長照集團執行長龔威華崇恩長照集團執行長龔威華

用科技打造   送餐服務鏈

除了照顧機構發展多元膳食照顧路線,亦有食材與平台服務業者,整合科技工具,提供送餐與供餐服務,進軍膳食照顧的市場。其中,亞企食材科技在近年跨入銀髮膳食市場,透過HACCP認證的中央廚房製備適合銀髮族的冷凍食品,也透過大專院校合作分析檢驗營養與質地。

除了透過線上平台與外送平台預定販售,亞企的膳食也能以冷鏈宅配至消費者手中。亞企規劃將建置「智慧雲端取餐平台」,讓消費者可透過定點設置的智慧販賣機購買與取餐,亦積極發展B2B市場,向青松、祥寶、佳醫與幸福長照等照顧機構提供餐食。

同樣看見自費市場的潛力,2019年成立的送餐服務平台銀色大門打破傳統做法,應用科技媒合餐飲業、外送平台、食品製造商與醫療 / 照顧機構,開創老人送餐的B2B2C商業模式。

銀色大門的送餐大使除了將餐點送達,也會主動關懷長輩。銀色大門的送餐大使除了將餐點送達,也會主動關懷長輩。(圖片來源/銀色大門)

銀色大門創辦人孫士姍說,他們希望透過科技管理做到送餐自動化與規模化,且不依賴單一廚房,解決送餐服務困境。目前,銀色大門與全台130 間餐飲店、老人食堂與社區據點合作,能依照長輩個別需求調整,再透過合作送餐大使或Uber Eats等外送平台,將個人化的膳食準時送達長輩的餐桌。

銀色大門創辦人孫士姍銀色大門創辦人孫士姍

孫士姍也說,許多照顧機構都有餐飲質地的觀念,也有能力製作餐食,卻因為沒有人力而無法送餐,然而,民眾確實有需求,只是不清楚消費管道。「我們可以複製SaaS系統給機構,販售這一連串的服務,所有人都可以是銀色大門的客戶,它可以變成一個經濟體,讓長照或醫療機構進入自費送餐時代!

銀色大門與餐飲店合作提供長輩餐食。(圖片來源/銀色大門)銀色大門與餐飲店合作提供長輩餐食。(圖片來源/銀色大門)

今年,銀色大門會與奇美醫院合作,先從台南開始試點,將奇美開發的介護食由餐廳加熱後,再透過銀色大門的系統訂餐出餐,販售給沒人力、沒時間製作介護食的小型機構。孫士姍說,未來銀色大門在全台的合作餐廳,都有機會販售長照機構的膳食,滿足長輩不同質地的飲食需求。

"發展多元膳食照顧模式共同打造跨專業、跨領域的生態圈 。"

12/13銀髮好食代~ 銀髮膳食產業發展趨勢論壇 熱烈報名中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28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