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立專欄】自立支援與失智照顧 找到關鍵的提醒者

【林金立專欄】自立支援與失智照顧 找到關鍵的提醒者
2024/05/27

有人問,自立支援要怎麼用在失智者照顧?讓我先來講一個故事。

我的一個臨床心理師朋友,找我討論照顧問題,他父親中風半年多,身體活動力持續下滑,他想讓父親去日間照顧中心維持或恢復一些功能,但父親一直不同意,不知道該怎麼說服,他問:「這種抗拒的情況常見嗎?」

抗拒接受照顧的狀況在初期是常見的,男性長者比例較高,可能跟文化習慣與社會角色有關係。他敘述父親情緒反彈的表現,以及他們曾經有過的爭執,「在我人生的過程中,處得最不好的人就是父親,從小就有很多的爭執、吵架,相互不諒解,甚至有好幾年不溝通,雖然我常被稱為是一個溝通大師,但總有對手與剋星。」他自嘲地說。

而他父親最近因跌倒導致住院,住院時跟隔壁床的老先生產生了衝突,他說:「父親一直說對方拿他的東西,對方說父親搶他的手機,去對質兩個老人家誰為真,可能會把事情弄得更僵吧!」但他相信父親說的是事實。

我提醒他,情緒障礙、溝通能力下降、搞錯或懷疑掉東西,常是認知障礙初期的表現,另中風病史是失智症的高風險群,有必要找醫師診斷評估;經過兩個禮拜後,他說:「確認了,醫師認為是血管型跟阿茲海默這兩種失智症同時病發,我怎麼會忽略了呢?」因為過去生命經驗造成的偏見,以及害怕衝突而減少對話溝通,忽略了這些徵兆,他心裡面有很深的檢討跟慚愧,可以有辦法看到別人的狀態,卻沒辦法看到自己父親的狀態。

對家人有偏見 容易忽略病徵

我們過去的生活、生命經驗裡面,對於家人會有比較多的定見、偏見,認為他就是難溝通的人,以至於忽略了病徵,或者是因為每天相處,不會注意到某些功能微微的退化,專業者都會如此了,這些盲點更常見於一個盡責的家庭照顧者,因為定見與自我期待的表現,對於家人的行為、喜好與生命史的描述產生偏頗,在角色模糊的情況下,陷入了卡普曼戲劇三角中「拯救者-加害者-受害者」的糾結,認為自己付出很多、了解問題,並堅持某些照顧方式(拯救者);但因為對於資源介入與問題的描述產生偏見、抗拒及堅持,反而造成照顧關係圈的衝突與被照顧者不利的局面(加害者);當狀況變差時,身心壓力及自責,與社會更加疏離而病倒(受害者)。愈是專業、專責、盡責、深入的照顧者,愈容易進入3個心理劇場角色的糾結。

家庭照顧者應避免陷入卡普曼戲劇三角中「拯救者-加害者-受害者」的糾結。(製圖/創新照顧)家庭照顧者應避免陷入卡普曼戲劇三角中「拯救者-加害者-受害者」的糾結。(製圖/創新照顧)

要避免這種狀況,必須要有提醒者的存在,並協助釐清角色,幫助家人、照顧者盡可能真實看到被照顧者過去的生命故事。當發生糾結時,照顧圈中人物,彼此的角色界限與功能,必須很清晰:家庭照顧者與長照工作者分工,與醫師溝通與互動,以及家人的分工與角色。這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但只要不混淆,就有喘息與冷靜的空間。

提醒者的3個任務

  1. 對焦問題:必須能了解失智者的失能歷程,再從目前的生理、行為、認知狀態反推往前,與家屬進行有效率的生命史與問題對焦,例如只吃白飯,跟以前的生活經驗有沒有關係?喜歡紅色,總把衣服摺得方正,原來與過去在服飾店工作的經歷有關。
  2. 澄清與解題:幫助照顧圈中的人,釐清關係與任務,陪伴家庭照顧者與居家服務員一起思考一起解題,例如本來很願意配合洗澡的失智者,最近變得抗拒,這時要提醒家照者回想生活作息是否有變?提醒居服員觀察有沒有不同的行為表現。透過澄清與解結,去除不必要的情緒,一起找到抗拒的謎底。
  3. 整理問題的對應方法:將觀察與累積對失智者的行為表現,與他的生命史進行對照,整理出問題與對應策略,例如不喜歡喝水,其實是原本的生活習慣,因此要善用吃藥、進食、運動、起床等有喝水需求時補充水分。

我的朋友對我說,他現在是在用父親目前的行為表現,猜測他的認知狀態,挖掘過去故事,並重新認識現在的父親。這是一個新的生命經驗進行式,雖然很苦澀、艱難。

"為避免陷入糾結, 必須要有提醒者的存在, 協助釐清角色與界限,盡可能真實看到被照顧者過去的生命故事。"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1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