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命進行,當長輩和家人面臨鼻胃管決策,該如何和醫療人員討論?即便醫療端認為已經達到要放鼻胃管的地步,是不是還有方法可以安心由口吃?
食食樂語言治療所所長王雪珮近年積極推動「吃到人生最後」,他邀請2位由口進食個案的家庭照顧者,在中華民國老人福祉協會舉辦的研習會上分享第一手照顧經驗。吃到人生的最後該怎麼做?這是他們抉擇與實踐的故事。
Ⅰ.汪女士:家人永遠都是最好的陪伴
為了讓熱愛美食的父親由口進食,汪女士四處尋找醫療照護資源。(圖/中華民國老人福祉協會)
我是照顧我爸爸的全職家庭照顧者,爸爸今年94歲。去年10月以前,爸爸只需每3個月回診,看1科新陳代謝就可以,食慾也總是很好,可以吃完一整籠最愛的小籠包,在老人界算響噹噹。但去年10月開始,爸爸的體重從66公斤下降到60公斤,我和2姐妹都覺得不對勁,很擔心是不是癌症,否則體重為什麼突然快速下滑?
看了很多資料後,我和家人認為有可能是吞嚥的問題,尋求醫師幫助。吞嚥困難這個議題,一般家庭真的不會知道到底要看什麼科、要找哪一個醫生。我們四處尋求資源,從台大醫院復健科和營養師團隊撰寫的《吞嚥困難安心照護飲食全書》著手了解,後來帶著IDDSI流量測試針筒,到台大醫院幫爸爸做吞嚥攝影。
原本我們只知道,爸爸一直覺得吞嚥卡卡的,吃飯時一直吐出來,吞得很辛苦,但透過吞嚥攝影的透視畫面,很明顯看到蜂蜜狀的顯影劑卡在爸爸的舌根底(會厭溪),食道只打開一點點,這用肉眼真的看不出來。
醫師建議爸爸裝胃造廔,一方面可以由口進食,但也透過胃造廔可以補充營養,但爸爸說他已經90多歲了,希望可以由口進食到最後,我們於是尋求醫生、語言治療師和營養師的幫助,除了每天做吞嚥訓練,也改變飲食質地。
我們購買高能布丁粉加上安素後塑形,除了提高營養密度,也搭配醬汁,甚至還可以做成蛋糕的形狀,現在,爸爸也可以帶著食物去公園野餐!我認為家人永遠都是最好的陪伴,不論最後選擇鼻胃管、 胃造廔或由口進食,最重要的是陪伴在他們身邊。
Ⅱ.林女士:吃到最後,是對生命的尊重
林女士尋找語言治療師和在宅醫療診所的資源,為的是讓母親能吃到人生的最後。(圖/中華民國老人福祉協會)
我母親發病是在2013年的夏天,某天他在家裡跌倒、摔斷了髖關節,去醫院做髖關節置換手術,卻在開刀完一周後再度跌倒,診察後發現他得了格林巴利綜合症(註:一種因免疫系統損害周邊神經系統引起發炎,進而導致急性肌肉癱瘓的疾病),那年他82歲。
醫生告訴我,媽媽在這種疾病的患者當中屬於高齡,並且已經錯過黃金救治期,將面臨癱瘓,但神經病變只要照顧得好,可以漸進式的往下掉。於是我成為了照顧者,從媽媽發病到去年離開,共經歷了10年4個月,我很欣慰,媽媽陪我撐了10年。
發病起初媽媽可以吃比較軟爛的食物,後來吞嚥時出現嗆咳,我就慢慢調整食物質地。2018年的某天,媽媽的嘴巴突然停留在打開的狀態,雖然很餓,卻吞不下任何一滴水、一口飯,我擔心是下巴脫臼,帶著媽媽和外籍看護直衝急診室照X光,醫生說:「林小姐,你母親的下巴沒有脫臼,他應該要接鼻胃管了。」
我到現在我都還記得,媽媽聽到這句話後坐在輪椅上,眼睛睜得很大,嘴巴一直發抖,看護也一直掉眼淚,我則站在旁邊不知所措。小時候媽媽曾經交代,他不要插任何管,我很糾結,如果尊重母親的意思不接鼻胃管,難道就要這樣餓死嗎?
我打電話給雪珮老師,當時他在日本,回來後立刻到我家,幫媽媽做冰按摩、腹部按摩,老師告訴我們,狀況沒有像醫生講得那麼嚴重,他教我怎麼使用壓舌板,並示範怎麼餵媽媽吃水果泥,當下我真的感覺如釋重負,媽媽也笑了。
我學習其他咀嚼吞嚥障礙家庭的做法,把泥餐的飯菜做成不同布丁杯,雖然餵食並不容易,但只要用對方法,並且飯後口腔有確實用紗布清潔,就有機會持續由口進食。
去年9月,老師向我介紹了行一診所所長張凱評醫師,啟動了在宅安寧,從前我聽過「臨終病人會自然不吃」的說法,卻一直無法理解,但去年我真的親身經歷了,根據張醫師的建議,我一天餵媽媽吃30克的餐、100c.c.的水,依狀況調整。某天半夜,媽媽的狀況變得非常不好,我請張醫師到來家裡,醫師判斷後下了病危通知,媽媽在撐了一個月後離開了。
我想要分享的是,我很堅持「吃」這件事,如果2018年我聽了醫師的建議放置鼻胃管,那媽媽就要與管路共存5年,每個月要抽一次、再裝一次,我想絕對是苦不堪言, 幸好我找到了專業人士,做到了對生命的尊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