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宏勳專欄】職能治療師 走入社區的機會與挑戰

【柯宏勳專欄】職能治療師 走入社區的機會與挑戰
2024/06/24

自從2004年離開醫院後,我都介紹自己是社區的職能治療師(community O.T.),就是在社區從事專業服務的治療師。近年來越來越多治療師進入社區服務,也聽過很多不同的稱呼,如行動治療師、居家治療師、長照治療師等等,為何我還是堅持用「社區」這兩個字呢?個人覺得,社區職能治療師的服務,除了到處跑、場域不同之外,更重要的差異是服務模式的轉換。

服務模式轉換的核心,從看待服務對象的角度就有所不同,從稱呼病人(patient)到個案(client),從以治療處理疾病問題為優先,到看重這個人在社區重新做想做的事、過想過的生活為終極目標。

近年來參與日本交流、推動台灣在宅醫療感觸良多,常有同行問我,在宅醫療是醫生的事,與你職能治療師何干?個人認為在宅醫療與居家醫療的不同,是除了把醫院搬到家裡以外,能透過鏈結醫療端與照顧端的團隊,執行跨專業職種的服務,讓個案能不受疾病限制的在家、在社區好好生活,甚至善終。

照護專業介入   支援回復生活各功能

曾評估過一位罹患多重慢性病的長輩,生活因而感到困擾,尤其是關節炎影響行動與外出參與活動意願,站在社區職能治療師的角度,更關心的是個案在生活上遇到什麼困擾,評估會談後了解,個案每次到社區斜對面的超市購物,都要藉故到沿路的店家聊聊坐坐,因為需要休息一下。個案因此感到困擾,甚至影響出門意願。後來建議個案使用助步車,方便自主轉身休息,再繼續完成購物,個案非常滿意,還願意參加社區據點的活動。在活動中,職能治療師再次發揮專業,藉由活動設計、引導個案展現專長,還擔任書法班小老師。

使用助步車,方便個案行走休息 再前行,完成購物(示意圖,非 當事個案)(圖片來源/柯宏勳)使用助步車,方便個案行走休息再前行,完成購物(示意圖,非當事個案)(圖片來源/柯宏勳)

由此可見,除了醫療介入處理疾病,在社區要好好生活,需要照護專業的介入來支援個案回復生活功能。也許疾病只能控制,但生活可以更自立、更自主、更快樂、更具生活品質。

健保署即將推動的HAH(Hospital At Home),從急重症的病人開始,在家也可以享受居家醫療服務,這也是目前世界的趨勢,加上長照從1.0的居家復健,到2.0的居家復能,還有社區預防延緩失能活動、機構導入自立支援等方案,這些政策的推動,不只對職能治療師,對於相關專業都是很棒的「機會」,可走出醫院進入社區,執行不同模式的專業服務。

增加誘因 吸引職治師投入社區

目前許多政策與計畫,實質上還是偏重在急重症、醫療模式的獎勵措施,除了上述HAH,例如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PAC)、遠距醫療(telemedicine)相關計畫都是好的開始,但制度法規仍限制醫療機構為承接及補助對象。對醫療機構的治療師來說,常變成在原本工作之餘,增加額外社區業務,而醫療機構的重點還是醫療,最後往往兩邊都顧不好。

如何強化社區服務量能與品質,政策上需增加誘因,吸引職能治療師投入社區醫事機構,專職深耕社區模式,而非造就一批打帶跑的社區「外送員」。有了足夠人力與補助,也才能有誘因讓這些社區醫事機構接受嚴格的品質監督機制,而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應付。真正落實社區單位與醫療單位的跨域合作,才有機會延伸到遠距健康照護。這仍然是目前職能治療師等相關醫事專業走入社區的「挑戰」之一。

最後,回歸根本,民眾的觀念需持續翻轉,生病除尋求醫療模式專業控制疾病之外,也要懂得尋求生活照護模式專業的介入,並能與疾病共存,積極的自立生活。這仍需持續宣導衛教,也是很大的社會挑戰,更是影響政策、法規制度修改的動力。

有機會就有挑戰,常是一體兩面,社區模式包含了居家式、社區式、據點以及住宿式機構等許多場域,還需要有更多社區職能治療師與其他專業的投入,與醫療合作相輔相成,才能打造更友善的社區,讓人民遠離疾病之苦,還可以好好在社區生活!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1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