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彰化縣啟動日照中心的復能計畫,「復能」成為特約日照的基本要求、稽核指標,甚至是公有場地的評選標準,而在全縣導入前由長庚科大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系游曉微副教授推出試辦計畫,設計具備基礎復能訓練與個別化的團體復能訓練。
筆者有幸成為2022年的其中一家試辦機構,綜合執行2年的經驗,歸納執行日照復能的挑戰如下:
挑戰1:跨專業溝通
日照中心執行復能計畫的最大挑戰就是專業人員間的溝通。治療師需透過照服員的說明來評估長輩的能力及問題,照服員表達越具體,越能幫助治療師擬定最精準的復能訓練,同時照服員也才能帶領長輩正確執行基礎復能與個別化團體復能。當治療師與照服員建立好的關係,彼此正向回饋時,才能確實發揮綜效。而治療師評估身體狀況後,則應先思考長輩生活復能的重點,再依據身體及認知狀況,擬定復能訓練,並定期評估追蹤,適時調整計畫。
彰化縣啟動日照中心的復能計畫,照服員帶領長輩執行復能訓練。(圖片來源/葉建鑫)
挑戰2:調整服務流程
除了專業人員溝通,接續就是日照服務流程調整的挑戰。很多日照因為交通接送量能不足,或是排班問題,長輩抵達日照可能延至上午10點,返家甚至提早至下午3點,加上很多日照安排2小時午休時間,扣除用餐時間、如廁時間、量測生命徵象,長輩參與團體或個別活動的時間已經寥寥無幾,因此日照中心要能夠成功導入復能,足夠服務時間是必要的,這也是未來持續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挑戰3:硬體要同步提升
在軟體提升的同時,硬體也要同步提升,復能訓練的目標就是要提升長輩的行動力,因此可以規畫出讓長輩可繞圈行走或彈性運用的空間,特別是執行小組型態的團體復能訓練時,則需要進行分組或採小單元照顧模式,因此方便搬運的桌椅就很重要,但是也不要為了減少桌椅搬運,而大量使用躺椅,甚至是讓長輩在躺椅上用餐,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挑戰4:家屬的主動支持
日照復能另外一個挑戰,就是日照中心的無障礙環境及輔具較為充足,長輩返回家中時,空間較為侷限,同時家屬的協助與照顧意願可能是較為不足。最常見的狀況,不外乎長輩在日照中心透過工作人員帶領如廁後,不會有失禁情況,但是長輩返家後,家屬不願意帶長輩如廁時,往往就會讓長輩使用尿布,就算日照設計出類似家中的生活環境,缺乏家屬的主動支持,還是很容易功虧一簣。
挑戰5:確實與長輩溝通
最後一個挑戰,就是業務負責人要確實與長輩溝通,說明執行日照復能可帶來的生活影響,是可以讓生活更為自主、安全及有尊嚴,切記不要落入為了訓練而訓練的窘境。
日照提供的是生活照顧?還是照顧生活?
筆者曾擔任業務負責人的臺中市永信珸聆社區長照機構,其執行生活復能的方式與彰化縣日照復能有所不同,雖然也有治療師進行評估與擬訂復能計畫,但是其個別化復能訓練安排於下午1點20分至2點,由照服員協助確認動作並進行安全看視,長輩完成訓練後,則自行於紙上打勾表示完成。上午的復能訓練除了團體活動外,則是將「共同製備中餐」作為主要復能訓練,照服員依據每位長輩能力、專長及抵達機構之時間,規劃不同的備餐項目,如洗菜、挑菜、切菜,甚至是處理肉品等,都儘量由所有長輩平均執行,不僅讓機構充滿「香味」,也能活化身體,更創造了成就感。
臺中市永信珸聆社區長照機構執行生活復能的方式為照服員與長輩共同製備中餐。(圖片來源/葉建鑫)
而永信珸聆另外一大特點,就是讓長輩在下午時與照服員一起清潔環境,也添購輕量型的無線吸塵器,讓長輩可以安全整理地面。除了個別化訓練外,更強調與長輩共同生活,每個人來到日照中心,都值得被賦予任務、值得被託付。
每一個機構經營者都應思考日照中心提供的是生活照顧,例如:移位、如廁、進食等,抑或是照顧生活。生活照顧以長輩被動接受照服員的服務為主;照顧生活更強調的是,透過照服員的照顧、支持或引導,提升身體機能及生命動力,以完成更多的生活項目。
"每一個機構經營者都應思考日照中心提供的是生活照顧,抑或是照顧生活。"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1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