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照顧|台東聖母醫院 用送餐創造部落生機

食照顧|台東聖母醫院 用送餐創造部落生機
2024/06/24
作者/專欄

台東聖母醫院提供送餐服務20多年,穿梭於台東部落山間,1年送出38萬個午晚餐便當,1天餐量達1,300份。除了自行研發環保、易於使用及運送的餐盒,聖母醫院更用科技系統串聯送餐交通管理個案管理,甚至在部落種植「恩典米」用於送餐服務,再造地方的生命力。

10個部落廚房製備餐食 綠島蘭嶼也有聖母的身影

天主教花蓮教區醫療財團法人台東聖母醫院在1986年成立居家照護部,穿梭在部落山間執行居家護理服務,意外開啟台東聖母醫院送餐服務。

台東聖母醫院院長陳良娟回憶,當年醫院的修女到長輩家中訪視時,看到有人沒飯吃,就回家自製便當送去,希望幫助長輩們抵抗疾病,醫院的廚師看見後便主動接手,「早期送到100個便當前,我們都沒有收費,大家分擔著做,出發點就不是為了賺錢。」

台東聖母醫院的送餐員,每日沿著176公里的海岸線送出1,300個便當。(圖/台東聖母醫院)

送餐服務從醫院的廚房開始,逐漸增加到如今10個部落廚房的規模。送餐員每日沿著176公里的海岸線送出1,300個便當給獨居老人和身心障礙者享用,台灣本島外,綠島、蘭嶼也各有1個據點。

用科技協助製餐與送餐

台東聖母醫院除了送餐,也提供居服、日照、據點等多元長照與健康促進服務,為了整合、銜接服務,醫院設計了串聯8項服務的資訊系統。

陳良娟指出,系統平台在送餐服務的提供上大有助益,除了確保送餐過程安全與順利,更可以透過系統紀錄的長輩身體狀況調整客製化餐食,「長輩若有糖尿病,去醫院的健康生活力行班,系統可以追蹤血糖改善情況,送餐服務也會配合提供每餐便當至少含1碗蔬菜。」

此外,車輛管理也是一大工程,透過GPS定位,系統可以確保送餐員的人身安全。「颱風天車子掉到水溝裡頭,山區根本沒有人知道,長輩打電話過來醫院說沒有收到餐,我們就會趕快追送餐員的位置營救,同時調派其他人手、做新的便當送去,」陳良娟說。

為部落創造就業機會,台東聖母醫院聘用在地人擔任送餐員。(圖/台東聖母醫院)

除了提供服務,台東聖母醫院更希望能為部落創造就業機會,聘用在地人擔任廚師及送餐員,讓在地人照顧在地人;秉持著自己的夥伴自己訓練的理念,台東聖母醫院在醫院內,以及「高齡友善綠色照護園區」的廚房設有培訓中心,讓新入職的廚師結訓後再回到部落服務。

陳良娟指出,每天的便當菜色都在營養師精心規劃與指導下,烹煮適合在地長者的美味健康餐點,送餐員也會觀察長者的身心狀態,有任何狀況都會立即反應給聖母醫院的地區督導員協助與處理。

研發送餐餐盒 設計有巧思

送餐服務使用的餐盒也大有巧思,是由聖母醫院研發組與營養師一同研發設計,考量餐盒使用性、營養攝取、運送重量等細節。

過去聖母醫院1年的送餐服務要消耗數十萬個一次性的紙製餐盒,花錢又不環保,面對不斷增加的送餐數量,聖母研發團隊在2016年研發環保餐盒,材料採用天然甘蔗澱粉,分隔的容積量更是營養師針對長者每日應攝取之主、副食及配菜的量而設計。

台東聖母醫院研發餐盒時,與營養師密切溝通,考量每個分隔可容納的卡路里數。(圖/台東聖母醫院)

聖母醫院研發組說明,只要飯、麵等主食裝入不超出分隔,就可簡單達到成人平均一餐的建議量,餐盤的人體工學弧面與垂直壁設計,也可以讓任何年齡或中風不便病友單手即可輕易勺取食物而不滑出。

陳良娟笑著說,因為餐盒外觀是精緻日式便當的風格,許多長輩在鄰居前拿出便當時都覺得很驕傲。另一方面,餐盒的重量設計也考量到,就算是女性送餐員也能抬得動,放在機車後坐也不會有翻倒的危險。

讓原民部落恢復生機的「恩典米」

送餐服務使用的米,則來自於聖母醫院在泰源幽谷,透過當地長輩擁有的土地所種植的「恩典米」。

泰源幽谷是個農業部落,包含泰源、北原、尚德三個村,總人口數約4000人,原住民人口比例54%、老年人口比例40%,其中又有20%為獨居長者。為了照顧部落長者,台東聖母醫院於2013年成立泰源健康活力站,推動部落的整體照護服務,提供在地送餐服務與居家服務等。

陳良娟向我們分享,泰源幽谷因人口外移、老化情形嚴峻,長者無力耕作、農田日漸荒蕪,於是將土地無條件提供聖母醫院,讓聖母團隊和泰源健康活力站夥伴栽種安全無毒的稻米及蔬菜,希望減輕聖母醫院送餐服務的負擔。

台東聖母醫院的夥伴與當地青年一起種植稻米。(圖/台東聖母醫院)

經過聖母團隊的努力,土地不僅恢復生機,也吸引年輕人願意返鄉服務,聖母醫院也逐漸將土地還給返鄉青年,展現他們活用地方資源發展照顧網絡,不僅節省服務成本,更讓部落重拾生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