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水伯今年已經82歲,多年前一場大病,臥床2個月後變得不會走路,後來依靠輪椅快2年,雖然每天去醫院復健,但回家就躺在床上或沙發上,長期側躺的結果,讓原本就有點駝背的情況,變得更加佝僂,因為生活能力自理愈來愈弱,多次在家摔倒。後來家人安排阿水伯到日照中心,我們跟他討論的目標很清楚,就是有效率的運動與復能,把生活能力回復回來。
阿水伯到日照中心,透過有效率的運動與復能,把生活能力回復回來。(圖片來源/林金立)
剛開始他1週來5個全日,幾個月後步行能力改善,家裡的環境也改善得方便起居,開始變成隔日來、半日使用,除了持續運動與進行生活功能訓練,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整理庭園的植栽,因為他對園藝很在行,我們的植栽很自然地變成他的管區。
經過阿水伯巧手整理的植栽區。(圖片來源/林金立)
阿水伯走路仍需要用四腳拐杖,沒有來日照的時間,他會騎著電動代步車,去鄰近的關懷據點跟鄰居聊天。有時候要出遠門,他就叫無障礙計程車,吃飯怎麼解決?他對不同外送平台的優惠比年輕人更了解,他說:「本來孫子說要來煮,後來用了外送後,反而更方便,也不用麻煩別人。」講這句話時,既自信又體貼;以一週平均計算,他使用長期照顧服務的時間,1天約只有1小時,其他時間是自主自立運用生活中的資源,自在地生活。
阿水伯曾經在絕望的深谷,對造成小孩的負擔很自責,到日照中心提升生活能力是新的轉變,他知道自己原來還可以進步、做很多事,會用網路APP後,他原本的生活圈又回來了,有一天他跟我說:「校長,你知道我有一天去鄉下找朋友,回來是叫 Uber 耶。」
從個人到環境 整體的自立支援
曾聽過歐洲的專家講自立支援的觀察,他們發現一天中,需要專業者提供服務的時間平均起來差不多1小時,其他23小時是靠自己自立生活的,我發現這樣的生活模式,只要做好幾個前提與準備,在台灣也有機會實現:
① 處於安全的環境,並具有求助能力:居所的環境改造得適合移動且無障礙,去除危險的因素,並增加環境賦能,例如去除坡檻,止滑防潑水,床邊、浴室、門邊的扶手設置,感應式燈具,有安全裝置的爐具等等。
② 具有站立能力:只要能夠依靠扶手、輔具站立,大部分生活需求就能自行解決,例如能夠移動輪椅至廁所,拉著扶手稍微起身移位至馬桶,排泄問題就能自行解決,如果再裝上自動沖洗設備就更沒問題了。
③ 社交圈支援:有朋友關心並互動,是生活品質的重要基礎,每個長者都要有一個離家不遠,能夠固定時間去聊天的地方,可以好好運用各地關懷據點,在那裡不僅可以社交,更能得到周全性的關照以及資源整合;此外,建立親人、好友的社交群組,固定傳遞生活資訊與問候圖,使用智慧型手機與社群軟體,已經變成新世代長者的生活重心。
④ 運用現有生活產業與產品變成自立、自在生活的工具:要外出,可以叫無障礙計程車;三餐怎麼辦?我遇過一個使用居家服務的長者,本來對於備餐抱怨連連,後來他的家人使用外送平台幫他預約訂餐,還教他自己使用,然後跟他說「這個也有補助啦!」,以降低長者抗拒感,現在到外送平台上找美食已經成為這位長者的生活樂趣之一,後來他也知道其實政府沒有補助這個項目,可是在體驗過外送平台的方便與樂趣後,錢對他來說其實已經不是問題了。
生活產業典範轉移 鏈結共生社區網絡
很多長者會用「錢」當理由拒絕使用服務,但無論是長照服務或其他的生活產業,只要有了好的使用體驗,這個問題就不見了。當社區生活產業都具有服務高齡者的能力時,一個支援長者自立生活的生態系就建立了,長照服務提供必要、無法替代的服務,生活產業與通用科技成為更廣泛的生活支援系統,共生社區生態圈自然會出現。
“支援長者自立生活,打造共生社區生態圈。”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4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