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kěCare創新照顧》雜誌13日舉辦「住宿型機構照顧品質獎勵計畫需求工作坊暨產品媒合會」台北場,分析最新計畫內容與指標重點,吸引住宿式機構與科技廠商參與。專家呼籲簡化補助計畫的內容,延長補助年限,並提高申請的彈性,讓更多機構得以順利導入智慧科技,提升長照服務品質。
媒合會由創新照顧雜誌、創新長照經營管理協會主辦,協辦單位包含基隆市衛生局、基隆市長照所、台北市銀髮族長照發展協會、長照全聯會、台灣護理之家協會,以及宜蘭縣、桃園市、基隆市、新北市、新竹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
賴添福:建議簡化指標內容、延長補助年限
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榮譽理事長賴添福分析,雖然新計畫增加了補助金額,但因為新計畫的計算方式複雜,且並非所有指標每年都能申請補助,機構實際能拿到的補助金額可能低於預期。此外,指標設定過於複雜,補助比例計算方式也容易造成誤解,可能導致機構為了申請補助而購買不必要的設備,反而無法將資源用在刀口上。
賴添福提出具體政策建議,包含簡化補助計畫的計算方式,讓機構更容易理解和申請;提高補助比例,並延長補助年限,鼓勵機構導入智慧科技;不要限制機構申請的項目,讓機構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彈性選擇。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培訓,確保審查標準一致與公平。
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榮譽理事長賴添福提出具體政策建議,包含簡化補助計畫的計算方式,讓機構更容易理解和申請。(圖/侒可傳媒)
賴添福也介紹「住宿機構照顧品質獎勵計畫」的申請重點與策略。緊急應變計畫(EOP)是核心指標之一,包括停電、旱災及聯外道路中斷的情境規範。
智慧科技導入則涉及指標三與指標四,涵蓋系統建構或租賃,補助金額依申請年限而異。選擇衛福部既有系統成本低,但補助比例相對較少;自行建構系統則需慎估建構成本。他提醒業者,智慧輔助科技如行動或移動輔具必須與系統連結,並建議機構在採購前綜合考量成本效益、可使用人數及實際需求,避免資源浪費。
地方行政部門響應 共同推動政策落地
基隆市衛生局作為活動協辦單位,本次也帶領基隆市長期照顧服務管理所同仁一同到場參與。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張賢政肯定活動的意義,期待產官合作解決行政部門與機構業者的困擾,推動政策更加落地,創造多贏局面。
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張賢政期待產官合作解決行政部門與機構業者的困擾,推動政策更加落地。(圖/創新照顧)
張賢政指出,基隆市高齡化程度全台名列前茅,服務業者普遍期待中央的住宿機構照顧品質獎勵計畫,協助長照機構面對日益增加的需求,並改善現有服務模式。
對於最新公布的獎勵計畫,張賢政坦言,地方行政部門、申請機構均感到複雜,不確定審查委員對指標的了解程度,也擔心部分機構因流程複雜而選擇放棄,無法取得應得的資源。
從痛點出發 讓科技解決問題
屏東大愛長照體系創辦人邱秋華則以自身經驗,深入剖析偏鄉機構如何以智慧科技應對照護挑戰。他指出,佳冬鄉因人口老化與人力外移,長者照護負荷過高,意外事件如跌倒、走失頻發,對機構運營形成了巨大壓力。
屏東大愛長照體系創辦人邱秋華以自身經驗,深入剖析偏鄉機構如何以智慧科技應對照護挑戰。(圖/創新照顧)
因此,大愛長照體系以「從痛點出發」為策略,導入毫米波跌倒偵測器以降低廁所高風險情境的意外率;應用人臉辨識系統有效控制失智長者的出入安全;並結合智慧坐墊與生命徵象監測技術,及時預警危險情境,減輕護理壓力。
邱秋華表示,科技輔具的選擇須考量與現有系統的整合性與長期運維成本。他表示科技導入應該是解決問題的手段,而非額外負擔,目標是透過智慧科技輔具人力並提升品質。
講者、主辦單位與協辦單位代表合影。(圖/創新照顧)
賴添福也提到,申請機構需符合政策框架與資安標準,尤其是在數據串接與異常處理方面。針對科技導入的適應期,他建議機構應設置教育訓練,提升員工對科技產品的使用熟悉度,並確保各設備在日常照護中充分發揮效益。他提醒業者,僅有設備還不夠,必須關注如何用數據支撐決策與管理,才能真正實現智慧化的照護。
科技產品展示成活動亮點
下午的產品媒合會是活動的另一亮點,邀集17家科技廠商現場展示符合計畫指標3與指標4的創新解決方案,並發表短講介紹產品特色。展示產品類別包含智慧照護系統、智慧床墊與減壓設備、輔具與移位設備、生理監測與健康評估及跌倒與安全偵測、自動化排泄輔助科技等,吸引機構業者駐足了解。
業者名單包含:亞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諾亞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百一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尚茂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旺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城股份有限公司、滙嘉健康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瑞艾科技有限公司、輔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輔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邁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易正智慧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益達生醫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輔康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名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