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專欄】信託制度的4大關鍵面向  守護高齡財產

【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專欄】信託制度的4大關鍵面向  守護高齡財產
2025/01/07

文/呂蕙容  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

走向超高齡社會,信託已成為金融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信託制度的普及化可以更好地保障民眾的財產權益,提供良好退休安養品質,實現財富的長期增值和永續傳承。

要實現信託的永續及普及非一蹴可幾,需要政府、業者、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以達金融服務的普及性、永續性及支持社會安定,相關的鼓勵措施實有持續之必要,具體而言,可從4方面著手:

一、訂定信託持續發展方案

信託業務的永續發展,不僅關乎金融體系的穩定,還關係到金融業的整體競爭力。建議金管會可訂定持續發展方案,鼓勵信託業持續辦理組織調適。充實信託業務專業人員與深化專業能力,訂定高齡金融服務政策,以及創新發展適合高齡的商品與服務等,幫助信託業務提升服務品質、拓展業務範圍、提高競爭力,從而推動整個信託業的發展。

二、跨部門推動信託普及化

信託是最高齡友善的服務,政府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宜協助民眾善用信託機制。高齡照顧議題涉及許多政府部門,應共同合作推廣,而非單靠金管會的力量。我國退休金體系架構分3個層次保障勞工退休生活,但僅為退休資產的儲備,民眾領取退休給付後須自行管理,如未能妥善管理,恐難以確保所領取的給付用在自己的身上。建議各類退休給付主管機關,修正相關規定或函釋,增訂民眾向主管機關申請定期給付之退休撫恤金類、國民年金類及社會福利津貼類等款項時,得匯入民眾的安養信託帳戶,保障退休資產之安全,以利信託業務的普及化。

建議各類退休給付主管機關,修正相關規定或函釋,增訂民眾向主管機關申請定期給付之退休撫恤金類、國民年金類及社會福利津貼類等款項時,得匯入民眾的安養信託帳戶。(圖片來源/freepik)建議各類退休給付主管機關,修正相關規定或函釋,增訂民眾向主管機關申請定期給付之退休撫恤金類、國民年金類及社會福利津貼類等款項時,得匯入民眾的安養信託帳戶。(圖片來源/freepik)

三、完善信託的法制與稅制

完善信託的法制與稅制是為了使民眾更樂於利用信託服務,創造良好的信託環境,信託法涉及的法制及稅制宜順應時代需求做檢討,例如家族信託中的 (1)委託人地位繼承:關於信託法賦予委託人之權利,於委託人死亡後,得否由其繼承人行使。(2)連續受益人:在現行法律體系下尚無窒礙,惟在稅制上亦宜明確化此信託模式之核稅方式。(3)特定目的信託:特定目的信託於欠缺受益人、信託期間、稅制及洗錢防制等面向,均須有配套措施,是以尚須相關法制面之配合,始能完善特定目的信託。

其次,稅制方面應採取可預期及合理化的賦稅制度,降低民眾的稅務風險感,例如安養信託結合留房養老(以租養老),不動產出租之相關稅賦規定,較未交付信託時稅負較重,不利高齡者將不動產交付信託;以及為協助勞工提早準備退休金,可爭取員工福利信託之所得特別扣除額或企業稅負優惠等,增加使用信託的信心。

四、增強宣導及擴大人才培育

為讓信託觀念更普及,應從加強公眾對財務風險與自身風險的認知著手。信託公會設計「高齡風險評估試算表」,透過簡易自我評估試算就可初步了解自身可能面對的各項財務狀況與高齡風險,並提供相應的金融防禦工具以降低風險。信託公會並規劃「村里辦信託宣導行腳計畫」,讓信託業者主動向就近的村里辦民眾說明信託的運作與服務,並提供在地信託服務。

希望信託業者順應高齡社會民眾的需求,強化從業人員專業職能,透過金融機構內部資源貫穿各項商品,具備為民眾提供全方位信託服務的能力。信託公會自2021年開始陸續推出「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與「家族信託規劃顧問師」2項認證制度。參訓人員不限金融領域,即希望能讓不同領域人才都得以信託業為平台,為客戶量身訂做適合其需求的財產安排。

為讓信託觀念更普及,強化從業人員專業職能,信託公會自2021年開始陸續推出「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與「家族信託規劃顧問師」2項認證制度。(圖片來源/freepik)為讓信託觀念更普及,強化從業人員專業職能,信託公會自2021年開始陸續推出「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與「家族信託規劃顧問師」2項認證制度。(圖片來源/freepik)

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臺灣社會結構持續改變,同時失智症人口也將會伴隨高齡化逐年增長,利用信託提供國民生活所必需的服務便日趨重要,將信託普及化及深耕化,因應社會發展而制定經營發展策略永續經營,更是信託業的重要課題。信託業企望能逐步建立以信託為核心的生活圈,實現以信託服務守護民眾財產的目標,以建構美好祥和的社會。

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呂蕙容  作者呂蕙容為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  

"信託業企望能逐步建立以信託為核心的生活圈,實現以信託服務守護民眾財產的目標,以建構美好祥和的社會。"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4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