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需求與精準醫療的進步,中醫領域正在經歷科技化轉型,不再僅依賴經驗傳承,而是結合影像技術、數據分析與智慧診斷設備,使治療更加精準,並協助中醫擴展至遠距醫療、居家醫療與慢性病管理等場域。
發展教育訓練 帶動中醫科技化
科技設備的應用,近年來幫助中醫和實證醫學接軌,成為突破傳統發展瓶頸的關鍵。方婕國際長期協助中醫診所進行開業規劃,5年前開始與急診科、復健科醫師合作,推出超音波影像診斷等科技設備應用培訓,幫助中醫師掌握更精準的診療技術,提升醫病溝通的透明度。
方婕國際協理王子方認為,透過科技導入,中醫師不僅能更清晰地判斷病灶,也讓患者更容易理解診斷結果,進而增強民眾對中醫療法的信任度。他指出,儘管剛開始中醫師對科技化的接受度不高,第一年僅有20名醫師參與培訓,但隨著教育的推動,越來越多中醫師開始認識到中醫科技化的價值,目前每年報名人數以2倍速度增長。
方婕國際協理王子方
方婕國際開發帶狀式、主題式訓練模組,針對肩膀、腹部等不同部位分別開班教學。(圖片來源/方婕國際)
科技整合專業 創新診療模式
科技化更帶動中醫與西醫、物理治療等跨醫事專業整合,創造新的商業模式,2024年開幕的Dr PAIN康銓中醫就是一個案例,是台灣首家結合中醫與物理治療的診所。Dr PAIN康銓中醫院長盧禾潾說明,Dr PAIN品牌由蔡承憲於香港創立,兩人皆具有中醫與物理治療背景,因此整合多學科治療方式,運用中藥、針灸、徒手治療、運動訓練以及高階物理治療儀器,為民眾提供一站式疼痛治療。
Dr PAIN康銓中醫院長盧禾潾
Dr PAIN 康銓中醫結合運動訓練提升治療效果。(圖片來源/戴淨妍)
康銓中醫引進高能量雷射、紅外線、震波與電磁波等物理治療設備,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提升治療效果。盧禾潾表示,由於台灣法規對於中醫使用科技設備的要求較為嚴格,醫療儀器須由受過專業培訓的醫事人員操作,讓中醫科技化發展較韓國等國家稍晚。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中醫科技化不僅能夠提升診療品質,也為中醫自費市場開創新的發展方向。
Dr PAIN體系導入4D八軸整脊機器人。(圖片來源/戴淨妍)
友達耘康投入中醫 開發智慧檢測設備
中醫智慧檢測設備的開發也成為中醫產業的新焦點。友達集團子公司友達耘康於2023年底首次推出一系列中醫智慧檢測設備,成為台灣首家提供完整中醫數位檢測方案業者,目前已在三軍總醫院、部立台北醫院、中國醫藥大學等機構應用,下一步將進入社區連鎖中醫體系。
友達集團智慧醫療事業群總經理廖世宏表示,友達觀察到中醫市場具有全球發展潛力,尤其COVID-19疫情後中醫接受度提升,中醫科技需求將穩定成長,因此設立子公司友達耘康,透過數據收集建立模型,輔助提升中醫檢測的準確性。
友達集團智慧醫療事業群總經理廖世宏
友達耘康針對「望、問、切」推出脈象檢測系統與舌象擷取系統。其中,脈象檢測系統運用高靈敏多點陣列壓力感測技術,仿擬中醫師把脈時的指感施壓,將寸、關、尺三部脈象轉換為脈波圖,並提供歷史數據追蹤;舌象擷取系統則透過色彩還原演算法,確保舌象影像的準確性,規劃未來結合AI技術自動標記舌象特徵並產出報告。
友達耘康開發脈象檢測系統。(圖片來源/友達集團)
遠距醫療與個人健康管理的擴展
展望中醫科技化的應用方向,可攜式設備也讓中醫延伸至醫療院所以外的場域,包含居家、長照機構,甚至是慢性病管理、預防醫學等不同應用情景。王子方分析,科技化有助於中醫服務拓展到居家醫療和偏鄉醫療,提供更廣泛的醫療照護;搭配可攜式、穿戴式設備,中醫師也可以遠端即時監控患者的生理數據,甚至運用整合照顧知識,協助轉介個案到其他專科領域。
以友達耘康為例,便推出可攜式脈波儀,是台灣首部能完整還原三部指感施壓的便攜式設備,讓長者能夠在家監測健康;中醫師也能夠即時掌握患者的生理狀態,提供健康管理方案。廖世宏說,友達耘康正考慮開發個人健康管理軟體,根據數據分析提供個人化的體質管理與養生建議,使中醫「治未病」的理念得以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友達耘康開發可攜式脈波儀,可應用於居家場域。(圖片來源/友達集團)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6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