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居家醫療醫學會專欄】緩和病房壓力助重返社區  長照3.0可擴大PAC適用疾病 

【台灣居家醫療醫學會專欄】緩和病房壓力助重返社區  長照3.0可擴大PAC適用疾病 
2025/06/10

賴總統就任以來,積極規劃全國性的醫療照護整合,推出大家醫計畫及健康台灣888,更把降低癌症死亡率及不健康平均餘命作為指標。以台灣優秀的醫療照護能力,鼓勵民眾注意健康,按時健康檢查,癌症防治及慢性病照護品質是可以達標,但針對高齡者健康老化,仍有許多需一起努力地方。

長照司調查至2024年11月底有11萬8,327長照床,到2026年底,機構床位需求為13萬2,156 床,而獎勵計畫案件及民間自行設立床數將達13萬5,814床,預計可滿足重度失能者需求。入住機構補助也提高到現在每年最高12萬元,整體照護網絡幾已完備,接下的重點在品質提升。

長照3.0規劃3大重點:醫療照顧整合、積極復能、落實安寧善終。醫療照護整合除以家庭醫師整合照護計畫為基礎的大家醫計畫外,還有自2017年6月實施的PAC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患者包括腦中風、燒燙傷、創傷性神經損傷、脆弱性骨折、心臟衰竭、衰弱高齡病患。

照護方式依照個案狀況有住院模式、日間照護模式及居家模式3種,是個案在急性病住院返回到社區的過渡照護模式,在病房需求壓力下是值得推動的政策。建議政府可篩選出更多適合條件的疾病,培訓更多適當的社區照護機構,將定義清楚,讓急性病個案及早與社區機構接觸,安全返回社區,也可以緩和急性病房壓力,降低醫療支出。

國內社區安寧緩和醫療量有提升,減少末期或老衰個案往返於醫療院所,但僅約12%真正在家善終。如何讓社區醫師願意走出診間,參與布建社區安寧機構,讓末期重症個案能順利轉銜到社區,個案家屬容易在社區獲安寧緩和醫療照護,這是政策上需要鼓勵的地方。

安寧療護品質提升,則可透過教育訓練以及個案分享,提升醫護團隊的醫療識及臨床照護能力,這些都是配合長照3.0核心工作需要一起努力的地方。

台灣居家醫療醫學會第二屆理事長王維昌

台灣居家醫療醫學會理事長王維昌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7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