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協會專欄】對長照3.0擴大納入年輕型失智者的政策建議

【失智症協會專欄】對長照3.0擴大納入年輕型失智者的政策建議
2025/06/18

文/陳筠靜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長照3.0預計明年上路,衛福部預告將擴大服務對象,納入50歲以下年輕型失智者與青壯年中風失能個案,展現政策朝向「全齡、全程照顧」邁進的明確方向,回應全民對於長期照顧多樣需求。

台灣失智症協會10多年前即開始關注年輕型失智者需求,推動年輕型失智症照顧者支持、失智者多元延緩退化團體、友善職場宣導、未成年子女關懷等服務。其中,由失智者擔任店員的Young Coffee,亦是融合展能與倡議的實踐案例。然而年輕型失智者常處於家庭與職涯的關鍵階段,面臨角色剝奪、自主性受限、資源斷層等多重挑戰,需要現行服務體系調整與補強,回應資源稀缺且具特殊性的處境。

建議參採各國創新經驗,發展更多元彈性支持機制。如日本設立年輕型失智症專責諮詢專線、支援手冊與地區型日照服務;韓國推動年輕型失智症資訊網站與就業支持計畫;澳洲透過「與年輕型失智症共生活動」,並由失智症中心提供持續性課程與家屬支持;挪威提供30歲以下年輕型失智症的照顧者周末家屬課程與家庭支持計畫,提升家庭因應能力。這些措施回應失智者個人需求,協助家庭維持穩定,值得我國參考與借鏡。

支持年輕型失智者,不只是醫療與照顧議題,更是維護人權。以職場為例,多仰賴企業自主參與推動友善環境,制度化支持仍屬不足,失智者在職場的穩定性及離職過渡準備皆面臨挑戰。隨著政策逐步放寬服務適用條件,呼籲同步加強第一線服務人員專業訓練,導入「支持性決策」等理念,才能更精準地因應年輕型失智者多元且複雜的需求,提升服務品質與可近性。

展望2026年即將推出的新版失智症政策,期盼新政策能展現更前瞻、在地且具彈性的支持設計,落實對年輕型失智家庭的友善與保障,讓失智者無論年齡與病程階段,皆能持續參與社會、保有自我價值,共築共融共生的未來社會。

作者陳筠靜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作者陳筠靜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7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