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3.0輔具政策新增「智慧科技輔具租賃方案」,將於明年7月正式上路,補助額度3年6萬元,長照司提出4大配套措施,包括簡化核銷流程,EF碼比照其他碼別透過支審系統核銷、統一輔具評估報告格式、建立價格備查資訊平台與更新清潔指引。
立委林月琴今日召開「長照3.0輔具政策」公聽會,聚焦輔具產業現況與政策挑戰。衛福部長照司科長徐鉅美說明,長照3.0新增智慧科技輔具租賃,3年補助額度為6萬元,涵蓋5大類產品,包含安全看視、移位、沐浴排泄等。
4大配套措施包括:清潔消毒指引更新,近期將公告;統一輔具評估報告格式、提供地方價格備查依據與契約書範本;智慧科技輔具將採用價格備查制度,已委託醫藥品查驗中心調查價格、規格與功能,後續將建置公開平台,提供地方政府與民眾參考;此外,為縮短特約單位撥款時間,輔具(EF碼)將比照其他服務碼別,透過支審系統進行核銷,預計近期進行系統測試。
林月琴指出,輔具業者面臨特約申請制度繁瑣、人力與專業證照制度未健全、各地核銷流程不一等問題,已讓第一線門市疲於奔命。二手與贈與輔具因缺乏責任機制與安全標章,也成為潛藏風險的灰色地帶,每年流通逾萬件,卻無淘汰與檢修機制,恐衝擊正規租賃市場。
林月琴也批評,政府補助制度不夠透明,會議未公開、補助設計脫離實務,如智慧輪椅等高價輔具補助遠低於成本,民眾難以負擔。加上醫療器材管理法未有效執行,重組輔具等違法行為仍常見於市面。此外,高品質國產輔具出口亮眼,卻難在台上市,與中國廉價進口貨競爭,使本土市場進一步惡化。
對於業者反映的代墊與核銷困難,長照司表示將比照其他服務簡化行政程序,並強調輔具門市非長服法所界定之長照機構,人力訓練屬業者營運成本,現行服務為實物給付,不納入二手回收,以維護產業正常發展。
長照司強調,未來將整合法規、品質查驗與單一窗口輔導,協助優質輔具順利上市,並打造完整的輔具照顧體系,從中央到地方,從使用者到產業端,共同實現一個永續發展、以人為本的輔具支持網絡。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