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今天公布最新交通事故統計,今年1至5月死亡人數1154人,創下6年來新低,不過,高齡者死亡507人不減反增,比去年同期增加25人,增幅5.2%,並以機車事故為主;交通部坦言該趨勢令人擔心,近期將調整監理制度,並啟動「路老師專案」宣講。
根據交通部統計,2025年1至5月30日死亡人數1154人,比2024年同期減少47人,減幅3.9%,創下2019年以來同期新低;相比2023年減少155人,減幅11.8%。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今年1至5月死亡人數1154人為2019年來最低,行人死亡人數152人,也是歷年第二低(2022年行人死亡150人為歷年最低)。此外,機車、酒駕、兒少死亡都有減少。惟觀察到今年1到5月高齡者死亡507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2%,令人擔憂。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長吳東凌分析,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事故死亡頻率其實沒有比較高,但嚴重程度較高,由於高齡者身體機能較弱,小小事故可能會有較大衝擊。從事故分析,高齡者事件以機車為主,第一當事人比率達到58%。
吳東凌表示,高齡者事故原因包含恍神、心不在焉等,占較高比率,另外,身體機能退化、長期服用藥物有副作用等也有關聯。交通部近期會有相關策略,包含調整監理制度,同時針對高齡者啟動「路老師專案」,針對高齡者宣導交通安全觀念。
陳世凱也說,運研所盤點近10年路口改善,並將推出「道安檢查表」,找出潛在風險並改善後降低事故,包含6大風險面向、60多條風險項目道安檢查,未來所有道路設計、道路工程改善,將依照檢查表來進行,以提高道路安全水準。
各縣市30日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統計,以台南市142人最多,與2024年相比增加37人;其次為宜蘭縣39人,相較2024年增加8人;新竹縣35人,相較2024年增加10人;其中,30日行人死亡人數部分,以新北市21人最多,其次為高雄市17人,第三名為嘉義縣7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