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長照服務不能只侷限於滿足失能者需求,更亟需開發新型態服務,以健康長者為主的生活、居住等服務,佐以大數據積極發掘長者需求,「求變」是掌握趨勢的關鍵,《ĀnkěCare創新長照》提出四大台灣長照界發展的趨勢,領讀者展望2020年的長照脈動。
隨著高齡人口增加、長照需求增長,服務量能只能繼續追趕。從2017 年長照2.0 上路至今,長照服務單位在2018 年的成長最為劇烈、2019 年則趨緩。同為2019 年1 至10 月, 居家照顧服務單位成長51.4%、日照單位成長12.7%、專業服務單位成長26.2%(表1)。然而,長照服務使用人數成長卻沒那麼多,統計顯示照顧服務(居家、日照、家托)成長僅37.8%(表2),其中九成為居家服務,在居家服務供給增加, 但需求未同步跟上時,可想而知居家服務業者競爭相當激烈。
不只競爭個案,人才也是搶手資產,人力流動率高,服務單位甚至有越來越小的趨勢,若經濟規模不足可能會容易倒,品質受影響,照顧糾紛也時有耳聞。
檢視居家、社區長照服務單位的數量,可明顯看出需要實體空間、重資產的日間照顧中心成長速度不如居家照顧與專業服務單位,但相對的,居家和專業服務單位須負擔龐大的人力成本,一旦波動就影響單位獲利和經營結構,這在居家服務業者、專業醫事服務業者的訪談中也屢屢得到證實。
本身開設全台第一家居家物理治療所的在宅醫療學會副理事長蘇信昌便指出,合作社、小型居家服務單位林立,可能面臨生存困難,這些自行開業的醫事專業人員,過往多受僱於醫療院所,營運觀念跟管理經驗有待累積。
而鄰國日本的居家服務倒閉潮又殷鑑不遠,從2016 年日本使用居家服務人數占比出現負成長,2018 年更傳出居家服務倒閉潮,因居家服務屬高密度人力資本,進場門檻又低,容易因人力成本調漲而導致獲利下降。日本厚生勞動省2018 年也公布,因介護制度調整,長照服務機構獲利率從7.8% 下降至3.3%。
不過,業界預期政府資源仍往社區服務的日照中心集中,人力、實體空間所需資本都高,而不少機構業者也積極投入,也等於往失能前端開拓客源。
另外,A 單位個案管理師人事費用2020 年將取消補助,也引發業界議論。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解釋,補助原本是為給付A 單位建置初期時所需的人事成本,而大多數A 單位上線至今收案數量已趨穩定,只要收案超過150 人,所獲得的照顧計畫擬定費用即可支付個管師薪資,應不需倚靠補助;而偏遠地區仍有補助,也會提高照顧計畫擬定費用,鼓勵A 單位論件計酬正常營運。
2019 下半年長照2.0 升級版以減稅、補貼機構使用者,2020 年啟動為期4 年「住宿式服務機構品質提升卓越計畫」補助機構每床1 至2 萬元,經費達92 億元,預期將成重頭戲。
然而,想獲得補助,必須達到政府提出的四大品質要求:人員與機構管理系統資料建置、改善公共安全、配置適當的日常活動空間、提升照顧品質。
此一補助將促進機構更透明化。為維持獲利,機構收費價格將回歸市場機制, 或是選擇退出市場。收費機制的天花板限制勢必會引起更大爭論。